宋琬

宋琬

  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成就

诗作特色
  宋琬诗在清初颇有名,早年在京师吏部任职时,就与给事中严沆、部郎施闰章、丁澎等人经常唱和,名满京师,时有“燕台七子”之称。王士祯《池北偶谈》说:“康熙以来诗人,无出南施北宋之右,宣城施闰章愚山,莱阳宋琬荔裳是也。”又说他后期诗歌,颇得力于杜甫、韩愈、陆游。沈德潜《清诗别裁》说:“宋以雄健磊落胜”。杨际昌在《国朝诗话》卷一中说:“施(施闰章)如良玉之温润而栗,宋如丰城宝剑,时露光气。”宋琬诗很少反映现实之作,内容当然不能和杜甫、陆游相比拟,只是在语言风格上有所仿效而已。他的诗作内容大多抒写个人的穷愁、哀伤,也有一些暗寓故国之思的作品。《听钟鸣》一诗中写道:“听钟鸣,所听非一声;一声才到枕,双泪无纵横。白头老鸟作鬼语,群飞哑哑还相惊。”写的凄惋动人,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诗中也有不少揭露封建王朝的黑暗,反映民众的苦难及美好愿望的作品,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在《渔家词》一诗中,诗人愤怒地揭露了租吏的凶相与贪婪,反映渔民生活的艰难,读之催人泪下。在《同欧阳令同饮凤凰山下》一诗中写道:“茅茨深处隔烟霞,鸡犬寥寥有数家。寄语武陵仙吏到,莫将征税得桃花。”表达了诗人的美好愿望。
  宋琬的诗在艺术上是有较高造诣的,古体诗和律诗写得尤好。用语奇丽,比喻清新,委婉含蓄,属对工巧,极为时人所推崇。称之为“诗人之雄”,有人赞为“东海之伟人”。与他同时代的金之俊,在为《安雅堂集》所做的序中说:他的诗“其识宏,其虑远,其情长,其气清以厚,其调隽以永,其格严以老,其言确以质,殆有如怀沙远游,屈子悲愤之所感乎。”《庚寅腊月读子美同谷七歌效其体以咏哀》、《写哀》、《狱中对月》、《晨星叹》、《埋忧》、《听钟鸣》、《悲落叶》等为其代表作品。他的诗作以雄浑见长。《安雅堂全集》20卷,其中包括《安雅堂未刻稿》、《入蜀集》、《二乡亭词》以及杂剧《祭皋陶》等。


著述名录
  宋琬一生著述很多,现在能见到的诗有1333首,词165首,文223篇,此外还有赋2篇、剧本一个,均收在《安雅堂集》里。《安雅堂全集》包括《安雅堂未刻稿》《入蜀集》《二乡亭词》以及杂剧《祭皋陶》等。莱阳市图书馆现存《安雅堂集》16卷,其木刻版尚保藏数百片之多。

生平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宋琬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高祖宋黻,为明代莱阳第一位进士,官至浙江副使,父宋应亨,天启间进士,历任大名府清丰知县、吏部稽勋司郎中,清兵入关后,死守莱阳抗清,城破殉国。


  宋琬自幼聪慧,刻苦好学,应试县、府皆名列榜首。崇祯八年(1635)以高才生充拔贡入京深造。与父宋应亨、兄宋璜,名噪京华。


  崇祯十六年(1643),清兵攻打莱阳城,宋应亨、宋玫组织宋氏族人及乡民抗清,城破殉国。宋琬则以仲兄宋璜任所在杭州,出游吴中在外得免一死,先后流落苏州、杭州、金陵等地,使其有机会进一步接触社会生活,了解平民疾苦。


出仕为官
  顺治三年(1646),清廷开科取士,宋琬乡试亚魁,翌年中进士,授户部河南司主事,后升调吏部稽勋司主事;


  顺治十一年(1654),出任陇西道佥事;


  顺治十八年(1661),宋琬升为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


  康熙十一年(1672),授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


被诬入狱
  先辈抗清,已为新朝留下不信任的口实。顺治七年(1650),宋琬因其父抗清之事被捕入狱。三个月后平反出狱,官复原职。


  顺治十八年(1661),宋琬升为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次年春,族侄宋彝秉(又称宋奕炳)因盗窃案发,宋琬长兄宋璠坐视不救,宋彝秉遂诬告宋璠、宋琬与农民起义领袖于乐吾(即于七)通谋造反,致使宋琬及其妻、孥、侄等被逮往京城,再次被捕下狱,关入西曹刑部大牢。后经大司空蒋国柱亲赴莱阳核查,“知其冤,力为申雪”,康熙二年(1663)十一月,清廷以“穷治无迹,证虚不当坐”,将其释放。释放宋琬,主要原因在于康熙帝刚继位,为进一步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稳定全国的政局。


  第二次冤狱结束后被免官,宋琬在江浙一带生活了八年,直至康熙亲政。期间浙江又起狱案,宋琬又被牵连其中,再度入狱,幸得蒋国柱再施援手,保救得释。


  康熙十一年(1672)投牒自诉,宋琬案情得到昭雪,再次被清廷起用,授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


忧愤而终
  康熙十二年(1673)正月间,宋琬在回莱阳省亲后,不顾身体患病,奉命赴京城朝觐康熙皇帝,时逢吴三桂起兵叛乱,攻陷成都,蜀中妻子儿女陷入叛军之手。京中宋琬闻讯后,惊恐忧郁,以致气塞胸臆,病逝于京都馆舍,时年59岁。

介绍

故居

  宋琬故居位于莱阳市中心大街中部东侧,建于明朝末年。清光绪五年(1879年),莱阳知县茅芳廉为之立碑——“宋荔裳先生故宅”。道光年间故居内设“卢乡书院”,光绪年间为官立小学,后为莱阳中学。1981年烟台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烟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琬故居现为莱阳市博物馆,有房屋46间,占地1054平方米。馆内设革命历史文物展室、宋琬纪念馆、历代名人纪念馆、现代书画展室等。1996年被烟台市人民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心建筑宋琬纪念馆坐北朝南,单层举架式硬山砖木结构,有台明和回廊,起脊仰合瓦,装有正吻垂兽和走兽,双排柱网,梁架前后带穿枋、七檩七椽。梁枋上设架云敦,檐檩下设雕花柁敦,檩枋下设花草楣子和雀替,古香古色,为莱阳地区仅存的一处完整古建筑。纪念馆内陈列宋琬塑像及其著作、手迹、印章、《安雅堂集》木刻板,还有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艺术家的题词。馆内除常年固定展览以外,每年举办各类展览十余次,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万余人次,取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

作者《宋琬》的诗文
赏析

狱中长至呈同系诸公

宋琬宋琬 〔明代〕

圜扉望断属车尘,闻道銮舆出禁闉。五夜斗杓初建子,孤臣霜鬓未逢辰。

雉罗既说嗟何及,龙性谁言不可驯。犹有钟仪数行泪,南冠相对共沾巾。

赏析

生查子 秋闺

宋琬宋琬 〔明代〕

凉夜正悬参,贪看牵牛卧。欲睡复防风,故纸窗棂破。

晓起郁金堂,篆里沈香盉。纤手泛茱萸,满地黄金涴。

赏析

念奴娇 馆金陵驯象门今廿二年孙道宣以词见示赋此

宋琬宋琬 〔明代〕

长干西畔,记鸦藏新柳,朱楼之下。问是卢家年十五,娇小莫愁未嫁。

鹦鹉笼边,侍儿教演,曾把髯奴骂。秋千时节,玉箫声在帘罅。

惆怅司马清狂,横琴三弄却,凤求凰也。鼙鼓揭来人世换,都付水流花谢。

修竹依然,画栏何在,俯仰馀悲吒。唾壶敲缺,不禁清泪如泻。

赏析

满江红 从姜九绮季索画

宋琬宋琬 〔明代〕

公子才华,问骠骑、何如第五。几席上、千岩万壑,丹青佳谱。

不分胸中藏岳渎,无端笔底惊烟雨。叹虎头、神妙米公颠,今其伍。

神禹庙,松杉古。西子里,荆榛斧。记兰亭曲水,依稀曾睹。

拙宦长惭疏屐齿,后游恨不生毛羽。爱云门寺与赤城霞,须君补。

赏析

鹊桥仙 井蛙

宋琬宋琬 〔明代〕

草际持颐,泥中齧齿,别号虫中裸族。一讴群和为公平,偏则向、人前怒目。

雄踞东陂,长吟下里,宛矣公孙在蜀。董生何事懒窥园,看不耐、汝曹边幅。

赏析

西江月 二男阿环日者家云长当学武三男阿端以五月五日生忽屈睟盘口号志喜

宋琬宋琬 〔明代〕

只合呼他豕犬,漫誇图画麒麟。与儿戏戴小纶巾。

果否提戈取印。

莫学王家镇恶,争如齐相田文。敢期他日大吾门。

孝弟耕田有份。

赏析

刘越石闻鸡处

宋琬宋琬 〔明代〕

衰柳平沙古渡村,传闻此地舞刘琨。鞭惟祖逖能先著,客有卢谌感旧恩。

江左衣冠空北顾,古来天地此中原。鸡声依旧清霜晓,招得并州万里魂。

赏析

沁园春 同缪湘芷前辈及王仲昭诸子看郭园牡丹

宋琬宋琬 〔明代〕

惆怅梅花,几日飘零,青子累累。喜盈盈欲笑,洛川游女,亭亭未嫁,溪畔西施。

狡狯东君,揉铅搓粉,倾国妆成第一枝。端详处,待绿烟灭后,明月来时。

丁宁再拜封姨。向锦石雕栏好护持。羡池边嬿婉,一双燕子,香中眠食,百队蜂儿。

座客皆豪,主人拚醉,争看山公倒接䍦。重游数,教柴扉休掩,来往无期。

赏析

汉宫春 秋日同姜如农给谏散步城隅欧阳公集有真州东园记此其遗址也

宋琬宋琬 〔明代〕

白露苍烟,忆醉翁椽笔,曾记东园。高台画舫安在,风物依然。

重阳近也,觅黄花、共倚危栏。枫林外,澄江如练,寒鸦千点飞翻。

颇怪并州旧尹,早蒪鲈梦断,偃卧邱樊。故乡乌衣门巷,衰草荒阡。

干戈满地,何从问、盘谷斜川。君笑曰、无如此处,濠梁秋水之间。

赏析

浪淘沙

宋琬宋琬 〔明代〕

何处可销愁?乡是温柔。梦为蝴蝶入西楼。生怕玉人珊枕上,带怒佯羞。

残月挂帘钩,被冷香篝。笑看织女与牵牛。脉脉银河才咫尺,不驾轻舟。

© 2023 古诗词大全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