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

宋应星

  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中国明末科学家,字长庚,汉族江右民系,奉新(今属江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

学术成就

集述

部分作品


  宋应星除著《天工开物》外,还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美利笺》、《乐律》等著作,多已失传。后在江西省发现了宋应星四篇佚著的明刻本:《野议》、《论气》、《谈天》和《思怜诗》。《野议》是一部议论时局的政论著作,对明末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并且提出了一些改革主张。《思怜诗》包括“思美”诗十首,“怜愚”诗四十二首,反映了作者愤世忧民的感情。《论气》和《谈天》是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从这两篇的标题来看,很可能是《卮言十种》中的部分篇章。


著作价值


  他的著作都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如在“五金”卷中,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他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这是我国古代金属冶炼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大规模炼锌的国家。宋应星记载的用金属锌代替锌化合物(炉甘石)炼制黄铜的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用铜和锌两种金属直接熔融而得黄铜的最早记录。


  特别是,宋应星注意从一般现象中发现本质,在自然科学理论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首先,在生物学方面,他在《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又注意到不同品种蚕蛾杂交引起变异的情况,说明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得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把我国古代科学家关于生态变异的认识推进了一步,为人工培育新品种提出了理论根据。


  在物理学方面,新发现的佚著《论气·气声》篇是论述声学的杰出篇章。宋应星通过对各种声音的具体分析,研究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规律,并提出了声是气波的概念。

参考资料:

1、 潘 吉 星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下集) :科学出版社 ,1993年 :954-965页 .

生平

生平

早年经历


  宋应星幼时与兄应升同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家塾中就读。宋和庆是隆庆三年(1569)进士,授浙江安吉州同知,进广西柳州府通判,未几辞官归里,在本乡兴办教育事业。宋应星在家塾中初投师于族叔宋国祚,继而就学于新建举人邓良知(1558—1638)。 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数岁能韵语”(作诗),有过目不忘之才,很得老师及长辈喜爱。稍长,考入本县县学为庠生,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他在程颐-程灏、周敦颐、朱熹及张载这宋代四大家中,独推张载的关学,从中接受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他对天文学、声学、农学及工艺制造之学有很大兴趣,曾熟读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等书。此外,还喜欢音乐、作诗。他常与同窗好友赴本县风景名胜处郊游,相互催诗,相互激励,纵谈天下事。万历四十三年(1615)宋应星与兄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29岁的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其兄名列第六。奉新诸生中只有他们兄弟中举,故称“奉新二宋”。


  乡试的成功使宋氏弟兄受到鼓舞,当年秋他们便前往京师(今北京)应次年丙辰科会试,但却名落孙山。他们决定下次再试,为了作好应试准备,宋应升、宋应星等人前往江西九江府古老的白鹿洞书院进修,当时任洞主的是有名学者舒曰敬(1558—1636)。舒日敬字元直,号碣石,南昌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是个有成就的教育家,“一时名公巨卿皆出其门下”。万历四十七年(1619)是神宗在位时最后一次会试之年,宋应星弟兄与江西其他考生齐会京师,但二兄弟仍未及第。此后,他们于天启及崇祯初年再试,均告失败,从此遂绝科举之念。


县学教谕


  崇祯四年(1631)宋应升由吏部铨选任浙江桐乡县令,宋应星回乡服待老母。崇祯八年(1635)宋应星任本省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教授生员,是未入流的教职人员。该年其兄宋应升调任广东肇庆府恩平县令,因有政绩,被诰封为文林郎。宋应星在分宜县任教4年,这是他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因为所有主要著作都发表于此期间。


仕途生活


  崇祯十一年(1638)宋应星在分宜任期满,考列优等,旋升任福建汀州府推官(正八品),为省观察使下的属官,掌管一府刑狱,俗称刑厅,亦称司理。他任期未满,于崇祯十三年(1640)辞官归里,十六年(1643)又出任南直隶凤阳府亳州(今安徽亳州市)知州(正五品),然此时已值明亡前夕。宋应星赴任后,州内因战乱破坏,连升堂处所都无,官员多出走。他几经努力重建,使之初具规模,又捐资在城内建立书院。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初,宋应星辞官返回奉新。当年三月,李自成大军攻占京师,明亡。四月,清兵人关,建都北京,宋应星成为亡国之民。甲申年五月,福王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为弘光元年。南明时,宋应星被荐授滁和兵巡道及南瑞兵巡道(是介于省及府州之间的地区长官),但宋应星均辞而不就。明亡前,宋应升已升任广州知府,明亡后亦无意恋官,遂挂冠归里。


晚年生活


  宋应星弟兄寄希望于南明,但此政权由阉奸阮大铖、马士英把持,排斥忠良,政权迅即灭亡。清兵南下取江西,宋应升于1646年服毒殉国。清朝建立后,宋应星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在贫困中度过晚年,拒不出仕,大约卒于康熙五年(1666),享年80。

参考资料:

1、 潘 吉 星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下集) :科学出版社 ,1993年 :954-965页 .

历史评价

后世纪念

宋应星公园


  宋应星公园位于奉新县城区凤凰山和乌龟山处,坐落在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的故里宋埠镇、县冯田经济开发区内。占地面积1000余亩,现已投资1500余万元用于景区景点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园内自然条件优越,环境优美。主要规划景区有:中心广场区、宋应星纪念馆、农业示范区、苗圃农家乐区、古代民俗实物展示及娱乐区、别墅垂钓休闲度假区等景区。


宋应星纪念馆


  宋应星纪念馆于1987年11月10日开馆。是江西省重要的科普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馆为传统园林建筑,朱墙灰瓦,飞檐雕染,斗拱层叠,古朴典雅,具有民族特色。整个馆由主馆、天工馆和开物馆三部分组成。主馆展厅以大量文献史料、实物图书和精致模型,翔实介绍宋应星生平事迹和明代科技、社会历史背景、宋应星的著述及思想、宋应星的重要科技成果及其国内外影响《天工开物》科技成就,形象再现400余年前我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状况和先进技术。 天工馆和开物馆则利用高科技手段形象的展示了《天工开物》一书从农业到手工业的制作过程。原馆现已拆除,2003年择址新建宋应星纪念馆,新纪念馆选址于冯田工业园区的应星农业科技示范园“宋应星公园”内。

参考资料:

1、 奉新县人民政府
2、 江西省科学技术馆
作者《宋应星》的诗文
赏析

思美诗十首 其四

宋应星宋应星 〔明代〕

德全才足与时宜,一曲名流未是奇。奕到入神情若拙,书成泣鬼意如痴。

微熏契合醇醪性,清咏赓飏击壤词。韫就太和充四体,谁能不系美人思。

赏析

怜愚诗四十二首 其三十六

宋应星宋应星 〔明代〕

子孙贤否性相成,作法毋凉尽我生。遗嘱絮烦临疾病,何曾片语耳根迎。

赏析

怜愚诗四十二首 其三十八

宋应星宋应星 〔明代〕

说短谈非遍世间,终身隔耳罔相关。才闻传报无多语,烟起心胸火足颜。

赏析

怜愚诗四十二首 其四十二

宋应星宋应星 〔明代〕

耳目相同男子官,聪明差异万千端。群生尽葬愚公谷,阅尽方知智者难。

赏析

思美诗十首 其二

宋应星宋应星 〔明代〕

叔世何曾气薄凉,仍生圣哲应储祥。但从孝悌开初址,自显忠良扩远疆。

作止醒眠皆法象,笑嬉怒骂尽文章。《缁衣》好德难容口,千古遗编姓字香。

赏析

怜愚诗四十二首 其三十四

宋应星宋应星 〔明代〕

清寒原是好名声,误拟羞惭效侈盈。勉强风流神不王,困穷无计酿戈兵。

赏析

怜愚诗四十二首 其三十五

宋应星宋应星 〔明代〕

良犀美玉巧工雕,议款平酬贵客邀。封付儿孙传玩远,未寒四大已萍飘。

赏析

怜愚诗四十二首 其十六

宋应星宋应星 〔明代〕

昔年半菽费忧谋,今日千金橐送收。止足不生清夜想,蝇营直向死前休。

赏析

怜愚诗四十二首 其二十三

宋应星宋应星 〔明代〕

升量学问斗量才,欲作神仙结圣胎。蛐蚓若能腾雾雨,蛟龙遍地役风雷。

赏析

怜愚诗四十二首 其九

宋应星宋应星 〔明代〕

乘胜元兵已破襄,葛陂贾相半闲堂。且偷睫下红妆艳,为虏明年岂足伤。

© 2023 古诗词大全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