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后蜀花蕊夫人死因之谜

生平

  曾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 。淳祐二年(1242),迁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四年,兼淮西制置使。六年,落职予祠。九年,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次年,为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进龙图阁学士。宝祐元年(1253),拜端明殿学士 。明年,进资政殿学士、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召赴阙,特赐同进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兼节制广南,移治静江 。开庆元年(1259),进观文殿学士。景定五年(1264 ),知庆元府 、沿海制置使 。咸淳元年(1265),为贾似道所嫉 ,褫职。五年,其子李杓刊其所著,时曾伯已卒。曾伯素知兵,所至有治绩,称南渡后名臣 。《宋史》有传。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 ,续稿八卷 ,续稿后十二卷。后人合名《可斋类稿》,内有词七卷。《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

生平

成就

  李曾伯集中有诗、词、文。文多为奏疏表状之类。诗没有显著特色。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词。其词今存 200余首,长调占绝大多数。作者是热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八声甘州〕《自和》)所以他的词不屑作莺娇燕昵之语,而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他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词的风格和内容也多有与稼轩相似之处。如〔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淮头虏尚虔刘,谁为把中原一战收",对景抒情,感慨身世,怀念中原,悲愤之意,宛然可见。前人评论他"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四库全书总目》),概括了可斋词的特点。但因不讲含蓄和议论过多,有些篇章流于粗豪,显得枯燥,形象性较差。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前8卷,后12卷,并见于《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人物传说

作者《李曾伯》的诗文
赏析

满庭芳(壬子谢吕马帅送蟹)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八足横戈,一身衷甲,将军致尔来前。呼僮解缚,亟荐泽虞鲜。族类横行草地,今骈首、鼎镬连连。荆江上,不图霜后,风味似吴天。
晴川。千里外,分甘遗远,多谢勤拳。对香枨新酒,一洗腥膻。慰我吟情归思,都忘却、张子鲈鳊。持螯了,老饕作赋,佳话楚乡传。
赏析

哨遍(和陈次贾为寿韵)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大块赋形,皇览揆予,俾尔昌而寿。嗟壮游。岁月老征裘。向秋来、顿如蒲柳。桂开又。鲈鲙蟹橙正美,故人应忆传杯手。想薜荔岩峦,梧桐庭院,当时风景依旧。对斜阳、极目倚危楼。问一舸、何时过吴头。乘下泽车,戴华阳巾,锦衣游昼。
犹。客有名流。交情金石襟期厚。双湖烟艇里,剑锋紫气冲斗。剩妙墨淋漓,清歌发越,未应独步诗千首。待挂了衣冠,来寻杖屦,陪君此乐须有。到如今、不愿酒泉侯。愿生入、玉门早归休。任远人、从问安否。梁园宾客虽富。谁出相如右。相逢身健,时平无事,是处溪山明秀。与君举斝若为酬。有年年、人月长久。
赏析

沁园春(送乔宾王)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二十年前,黄州竹楼,共酬好春。记淮_江表,群贤毕集,清明上巳,二美相并。一枕黄粱,满头白发,屈指旧游能几人。堪嗟处,怅光阴易老,犹困西尘。
今朝又值良辰。空想像、长安天气新。问兰亭癸丑,雪堂壬戌,倏成畴昔,将似来今。觞泛流泉,茗烹新火,领略韶华聊啸吟。鹦洲去,有故人相问,为语归音。
赏析

水龙吟(再和)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天涯舍我先归,还知我以何时去。浮生萍梗,南辕北旆,之吴之楚。岂偶然哉,祗堪一笑,无庸多语。向临岐赋别,丁宁祝望,竿百尺、进一步。
其奈头颅如许。更藩篱、穴犹据虎。良机一失,付之谁手,探囊堪取。君对天庭,上咨西事,历陈条绪。问相如、汉指来宣,果何益、亦何苦。
赏析

八声甘州(中秋小集无月)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问孀娥、僝僽厌看人,唯复厌人看。正凉宵准拟,招延素魄,慰藉苍颜。廉纤梧桐细雨,吹彻玉箫寒。仿佛山河影,只在云端。
又似去年今夕,枉教人惆怅,立尽阑干。想菱花尘匣,憔悴女乘鸾。恨无从、一登天柱,约宾朋、随分荐清欢。持杯祝,老蟾无恙,留待明年。
赏析

念奴娇(壬午徽州道间)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黄梅过雨,望隔林、一缕长烟浮碧。亟拥征鞍寻午梦,卧看青山排闼。扫户风清,拂檐云淡,爽气生萧发。黄粱惊觉,子规枝上啼彻。
堪羡麦熟蚕成,酒香鸡嫩,风味农家别。幸有住山供活计,何苦江湖南北。菊老陶园,瓜荒邵圃,空负干时策。洛阳三顷,胜如金印六国。
赏析

水调歌头(丁亥重阳登益昌二郎庙楼)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老子世北客,家本住吴头。登临聊复尔耳,佳节懒为酬。刚被西风断送,又为黄花牵帅,草创作斯游。目力眇无际,更上一层楼。
对长江,流不尽,古今愁。凭栏正拟一笑,襟抱怯于秋。高处令人心悸,放旷舒怀何暇,好趁醒时休。留取江湖量,归去醉中州。
赏析

沁园春(以雨不克登楼,用前韵)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麹生来言,素娥寄声,偶阆苑游。问去年今夕,逢余桂岭,前年今夕,见子菟裘。何事尘劳,启人厌倦,痴兔老蟾因缩头。宜珍重,要相期后会,直待来秋。
休休。莫舞凉州。岂巫女风姨相妒不。枉停歌准拟,冰轮东上,持杯顾恋,银汉西流。一笑天慳,四并时少,应负珠帘十二楼。呼蕉叶,且与生酹古,排遣牢愁。
赏析

满江红(用前韵送刘仓)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荡节将行,愿隰尽、花毡铺白。人羡道、青丝辔整,红蕖幕出。宇宙中间无点翳,水天上下俱同色。向个中、著此玉为人,真英特。
元自得,融和力。浑不管,凝寒极。看福星临照,政敷民格。且访桃源仙世界,伫传梅驿春消息。定明年、拜表贺端闱,螭坳立。
赏析

柳梢青(丙戌送陈仁父赴班)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万里青天,西来后我,先我东归。夜月鞭筹,春风幕府,鹗荐争推。
杯行到手休辞。道秋菊、春兰有时。若到松江,莫惊鸥鹭,记取坡词。
© 2023 古诗词大全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