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穄稗附 原文

  《齐民要术》:凡黍穄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为次;谷底为下。地必欲熟。再转乃佳,若春、夏耕者,下种后再劳为良。一亩用子四升。三月上旬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夏种黍穄,与植谷同时;非夏者,大率以椹赤为候。谚曰:“椹釐釐,种黍时。”燥湿候黄场,种讫不曳挞。今时屯子也。常记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冻树日”种之,万不失一。冻树者,凝霜封著木条也。假令月三日冻树,还以月三日种黍。他皆仿此。十月冻树,宜早黍;十一月冻树,宜中黍;十二月冻树,宜晚黍。若从十月至正月皆冻树者,早晚黍悉宜也。刈穄欲早,黍欲晚,穄晚多零落,黍早米不成。谚曰:“穄青喉,黍折头。”皆即湿践。久积则浥郁,燥践多兜牟。穄,践讫即蒸而哀於劫反之。不蒸者,难舂,米碎,至春又土臭。蒸则易舂,米坚;香气经夏不歇也。黍,宜晒之令燥。湿聚则郁。凡黍,黏者收薄;穄,味美者亦收薄,难舂。


  《孝经援神契》云:黑坟宜黍。


  《氾胜之书》曰:黍者,暑也;种者必待暑。黍心未生,雨灌其心,心伤无实。黍心初生,畏天露。令两人对持长索,概去其露,日出乃止。凡种黍,覆土锄治,皆如禾法。


  稗:既堪水旱,种无不熟之时,又特滋茂,宜种之,备凶年。稗中有米;熟时,捣取米炊食之,不减粱米。又可酿作酒。酒势美俨,尤逾黍秫。魏武使典农种之,顷收二千斛,斛得米三四斗。大俭,可磨食之,若值丰年,可以饭牛、马、猪、羊。


  《务本新书》:种“糯不换”:糯米价值比黄米价高。今有与糯米相类者,白黄米是也,旧呼“糯不换”,宜多种之,造酒为佳。

© 2023 古诗词大全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