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理 原文

  夫建事立义,莫不须理而定;及其论难,鲜能定之。夫何故哉?盖理多品而人异也。


  夫理多品则难通,人材异则情诡;情诡难通,则理失而事违也。


  夫理有四部,明有四家,情有九偏,流有七似,说有三失,难有六构,通有八能。


  若夫天地气化,盈气损益,道之理也。法制正事,事之理也。礼教宜适,义之理也。


  人情枢机,情之理也。


  四理不同,其于才也,须明而章,明待质而行。是故,质于理合,合而有明,明足见理,理足成家。是故,质性平淡,思心玄微,能通自然,道理之家也;质性警彻,权略机捷,能理烦速,事理之家也;质性和平,能论礼教,辩其得失,义礼之家也;质性机解,推情原意,能适其变,情理之家也。


  四家之明既异,而有九偏之情;以性犯明,各有得失:


  刚略之人,不能理微;故其论大体则弘博而高远,历纤理则宕往而疏越。


  抗厉之人,不能回挠;论法直则括处而公正,说变通则否戾而不入。


  坚劲之人,好攻其事实;指机理则颖灼而彻尽,涉大道则径露而单持。


  辩给之人,辞烦而意锐;推人事则精识而穷理,即大义则恢愕而不周。


  浮沉之人,不能沉思,序疏数则豁达而傲博,立事要则爁炎而不定。


  浅解之人,不能深难;听辩说则拟锷而愉悦,审精理则掉转而无根。


  宽恕之人,不能速捷;论仁义则弘详而长雅,趋时务则迟缓而不及。


  温柔之人,力不休彊;味道则顺适而和畅,拟疑难则濡懦而不尽。


  好奇之人,横逸而求异;造权谲则倜傥而瑰壮,案清道则诡常而恢迂。


  所谓性有九偏,各从其心之所可以为理。


  若乃性不精畅,则流有七似:


  有漫谈陈说,似有流行者。


  有理少多端,似若博意者。


  有回说合意,似若赞解者。


  有处后持长,从众所安,似能听断者。


  有避难不应,似若有余,而实不知者。


  有慕通口解,似悦而不怿者。


  有因胜情失,穷而称妙,跌则掎跖,实求两解,似理不可屈者。


  凡此七似,众人之所惑也。


  夫辩,有理胜,有辞胜。理胜者,正白黑以广论,释微妙而通之。辞胜者,破正理以求异,求异则正失矣。夫九偏之材,有同、有反、有杂。同则相解,反则相非,杂则相恢。故善接论者,度所长而论之;历之不动则不说也,傍无听达则不难也。不善接论者,说之以杂、反;说之以杂、反,则不入矣。善喻者,以一言明数事;不善喻者,百言不明一意;百言不明一意,则不听也。是说之三失也。


  善难者,务释事本;不善难者,舍本而理末。舍本而理末,则辞构矣。


  善攻彊者,下其盛锐,扶其本指以渐攻之;不善攻彊者,引其误辞以挫其锐意。挫其锐意,则气构矣。


  善蹑失者,指其所跌;不善蹑失者,因屈而抵其性。因屈而抵其性,则怨构矣。


  或常所思求,久乃得之,仓卒谕人;人不速知,则以为难谕。以为难谕,则忿构矣。


  夫盛难之时,其误难迫;故善难者,征之使还。不善难者,凌而激之,虽欲顾藉,其势无由。其势无由,则妄构矣。


  凡人心有所思,则耳且不能听,是故并思俱说,竞相制止,欲人之听己。人亦以其方思之故,不了己意,则以为不解。人情莫不讳不解,讳不解则怒构矣。


  凡此六构,变之所由兴矣。然虽有变构,犹有所得;若说而不难,各陈所见,则莫知所由矣。


  由此论之,谈而定理者眇矣。必也:聪能听序,思能造端,明能见机,辞能辩意,捷能摄失,守能待攻,攻能夺守,夺能易予。兼此八者,然后乃能通于天下之理,通于天下之理,则能通人矣。不能兼有八美,适有一能,则所达者偏,而所有异目矣。是故:


  聪能听序,谓之名物之材。


  思能造端,谓之构架之材。


  明能见机,谓之达识之材。


  辞能辩意,谓之赡给之材。


  捷能摄失,谓之权捷之材。


  守能待攻,谓之持论之材。


  攻能夺守,谓之推彻之材。


  夺能易予,谓之贸说之材。


  通材之人,既兼此八材,行之以道,与通人言,则同解而心喻;与众人之言,则察色而顺性。虽明包众理,不以尚人;聪叡资给,不以先人。善言出己,理足则止;鄙误在人,过而不迫。写人之所怀,扶人之所能。不以事类犯人之所婟,不以言例及己之所长。说直说变,无所畏恶。采虫声之善音,赞愚人之偶得。夺与有宜,去就不留。方其盛气,折谢不吝;方其胜难,胜而不矜;心平志谕,无士无莫,期于得道而已矣,是可与论经世而理物也。

© 2023 古诗词大全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