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弟子录 孟子弟子录〔先秦〕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注释
1. 梁惠王: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姓魏,名罃。魏国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2.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 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4.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以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
5.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6.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7. 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8. 亦然:也是这样。
9. 无如:没有像……。
10. 加少:更少。下文“加多”,更多。加,副词,更、再。
11. 好战:喜欢打仗。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热衷于互相攻打和兼并。
12. 请以战喻: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请,有“请允许我”的意思。
13. 填:拟声词,模拟鼓声。
14. 鼓之:敲起鼓来,发动进攻。古人击鼓进攻,鸣锣退兵。鼓,动词。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
15. 兵刃既接: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指战斗已开始。兵,兵器、武器。既,已经。接,接触,交锋。
16. 弃甲曳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曳,yè,拖着。
17. 走:跑,这里指逃跑。
18. 或:有的人。
19. 以:凭着,借口。
20. 笑:耻笑,讥笑。
21. 直:只是、不过。
22. 是:代词,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后止”。
23. 无:通“毋”,不要。
24. 不违农时:指农忙时不要征调百姓服役。违,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
25. 谷:粮食的统称。
26. 不可胜食:吃不完。胜,尽。
27. 数罟不入洿池:这是为了防止破坏鱼的生长和繁殖。数,cù,密。罟,gǔ,网。洿池:池塘。
28. 鳖:biē,甲鱼或团鱼。
29. 斤:与斧相似,比斧小而刃横。
30. 时:时令季节。砍伐树木宜于在草木凋落,生长季节过后的秋冬时节进行。
31.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32.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33. 憾:遗憾。
34. 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与当时诸侯奉行的以武力统一天下的“霸道”相对。
35. 五亩:先秦时五亩约合21世纪一亩二分多。
36. 树:种植。
37. 衣帛:穿上丝织品的衣服。衣,用作动词,穿。
38. 豚:tún,小猪。
39. 彘:zhì,猪。
40. 畜:xù,畜养,饲养。
41. 无:通“毋”,不要。
42. 百亩之田:古代实行井田制,一个男劳动力可分得耕田一百亩。
43. 夺:失,违背。
44. 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45. 庠序:古代的乡学。《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这里指“闾”,二十五户人共住一巷称为闾。塾,闾中的学校。党,五百户为党。庠,设在党中的学校。术,同“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序,设在遂中的学校。国,京城。学,大学。庠,xiánɡ。
46. 教:教化。
47. 申:反复陈述。
48. 孝悌:敬爱父母和兄长。悌,tì。
49. 义:道理。
50. 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
51. 负戴:负,背负着东西。戴,头顶着东西。
52. 黎民:百姓。
53. 王:这里用作动词,为王,称王,也就是使天下百姓归顺。
54. 未之有:未有之。之,指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55. 食人食:前一个“食”,动词,吃;后一个“食”,名词,指食物。
56. 检:检点,制止、约束。
57. 涂:通“途”,道路。
58. 饿莩:饿死的人。莩,piǎo,同“殍”,饿死的人。
59. 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60. 岁:年岁、年成。
61. 罪:归咎,归罪。
62. 斯:则、那么。

参考资料:

1、《寡人之于国也》课文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5-31]
2、寡人之于国也 .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5-31]

文言现象

通假字词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鸡豚狗彘(zhì)之畜 【无】失其时 【无】通“勿”或“毋” 不要。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一说通“敛” 收敛 积蓄(一些学者提出:“检”字本应为“敛”后经讹传为“检”,若为“敛”字,与下句的“发”字对仗更为工整。)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 道路 【莩】通“殍” 饿死的人
5:【直】不百步耳 【直】通“只”:只是
6: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无】通“毋” 不要

一词多义
·1.数
①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cù 密、细密
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
③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命运
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shuò 屡次
⑤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
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shǔ计算
·2.直
①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仅、只
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
③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价值
④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
⑤理直气壮 成语正确
·3.发
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指打开粮仓 救济百姓
②百发百中 成语发射
③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征发、派遣
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开放
⑤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出发
⑥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发出
⑦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发出、抒发
⑧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卖油翁》发射
9白发三千丈《秋浦歌》头发
·4.兵
①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兵器
②穷兵黩武 成语战争
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军队
④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淝水之战》士兵
·5.胜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尽
②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承受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
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超过
⑤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宏伟的
·6.时
①不违农时 《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季节
②无失其时 《寡人之于国也》名词,时机,机会
·7.王
①王无罪岁 《寡人之于国也》大王,名词,读wáng
②然而不王者 《寡人之于国也》称王,统一天下,读wàng
·8.食
①谷不可胜食 《寡人之于国也》动词,吃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寡人之于国也》动词,吃;名词,食物
·9.于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比
②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在
④则移其民于河东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到
·10.之
①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填然鼓之《寡人之于国也》音节助词,无意义
③王道之始也 《寡人之于国也》助词,的
④五亩之宅 《寡人之于国也》助词,的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代词,代百姓;助词,的
⑥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隆中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1.以
①请以战喻 《寡人之于国也》用
②以时入山林 《寡人之于国也》按照
③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把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 《寡人之于国也》凭借
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因
·12.凶
①河内凶《寡人之于国也》饥荒
②汉初匈奴凶黠 《》凶恶
③甫闻凶讯 《》不幸
④缉拿元凶《》杀人的人
⑤凶多吉少 成语不吉利的事
·13.加
①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于国也》更
②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增加
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施加
④樊哙负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鸿门宴》放
⑤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夸大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 :
一般“鼓”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打鼓,击鼓进军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一般“衣”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穿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一般“王”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以仁德使天下百姓归顺
【树之以桑】
一般“树”是名词,在此活用做动词:种植
【王无罪岁】:“罪”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
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
一般“生”是活着(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
一般“死”是死去(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
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 :
一般“谨”是谨慎(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
动词的使动用法: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
一般“移”是移动,在此是使动用法:使……迁移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亦走也(句式:是……也)
2、非我也,岁也(句式:……也)
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否定判断肯定判断)
3、非我也,兵也(句式:……也)
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同上)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句式:是……也)
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
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句式:……也)
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
【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
(1)申之以孝悌之义
反复进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教育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头顶着或背负重物行走在路上
2、宾语前置句:
(1)未之有也(标志:之)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未之有也。
(2)鸡豚狗彘之畜。
畜鸡豚狗彘
(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
(4)树之以桑
以桑树之
(1)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 、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直……耳”相当于“只是……罢了”)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相当于“有的人……有的人……”)
(3)是亦走也("是......也"相当于“这也是......啊”)
【省略句】
1、何也
省略主语“此”。
2、弃甲曳兵而走
省略主语“将士”。
3、可以无饥矣
省略主语“黎民”
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介宾结构省略主语,“以”后面省略了“之”)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鉴赏

  这篇文章写孟子同梁惠王的谈话。当时各国为了要增产粮食和扩充兵员,都苦于劳动力不足,所以梁惠王要同邻国争夺百姓,采取了自以为“尽心”的措施,可是目的并没有达到。孟子抓住了这个矛盾,指出梁惠王的“尽心”并不能使百姓归顺,同时提出自己的主张,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是治国的根本办法。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第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5-7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5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6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7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主题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文章中表现出的孟子的思想与主张。

  一 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

  二 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他认为梁惠王自认为的“用心”于民,做的是远远不够的,这与其他国家不知满足的一味向民征敛只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别。

  三 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体地说,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不仅如此,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

  四 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创作背景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参考资料:

1、王笑琴.《寡人之于国也》赏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4年第11期

赏析

文章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是“尽心焉耳”,尽心的论据是自己赈灾救民,且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因此提出疑问。先试从梁惠王自己标榜的尽心于国的表现赈灾救民人手分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赈灾救民是它最基本的任务,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自然等灾害面前赈灾救民的实际上光赈灾救民不行,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杜绝或减少自然等灾害的发生,从根本解决问题。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足最大限度地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使其乐其所为,这当然是仁政的具体表现。梁惠王自己也许确实是尽心于赈灾救民,但这实际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而已。而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也许邻国之政真的没有梁惠王用心,也许是邻国采取了更好的措施或是运气的作用没有发生太多的自然灾害,因而也就没有太多的赈灾救民的举动,不管如何,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通过分析,在梁惠王提出疑问的过程中已将自己“民不加多”的原因揭示出来了,因此孟子小试牛刀就解决了问题。

  第二部分:孟子采用了他善用的“引君入瓮”的论辩方式,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所谓“引君入瓮”,就是论辩中常用比喻说理,且比喻之后连带反诘句而向对方发难,逼其回答,对方不回答则已,答则中其圈套,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的一种论辩方法。孟子面对第一部分梁惠王的提问,不直接回答原因,却又设个圈套。总体上用刚打仗来比喻治理国家,用战败一方弃甲曳兵而逃来比喻没有治理好的国家,用逃跑了一百步比喻邻国,用逃跑了五十步比喻梁惠王。然后提出问题;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怎么样?逼使梁惠王回答,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这也是逃跑。这样,梁惠王不知不觉中很快就跳进了孟子设的圈套,承认了自己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没能实行仁政。因此,不能希望民之加多。

  第三部分;论述了使民加多的途径——实行仁政。这部分分三个层次论述了推行王道实行仁政而使民加多的基本途径、根本途径及应持的正确态度。基本途径: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吃穿问题。在这个层次里,孟子运用了“连锁推理”形式。就是用前边推出来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又用这个新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如是往复。孟子首先从“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推出“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的结沦。又用“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这个结论作前提,推出“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个新的结论。又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个新的结论作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王道之始”。这种“连锁推理”形式强调了实行王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人手。论述时,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无懈可击,增强说服力量,显示了孟子雄辩的艺术。这也许就是孟子的文章为后世称道效仿的原因之一吧。根本途径: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解决精神文明问题。在解决了百姓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发展丝织业,让五十岁的人就穿上丝绸衣服;发展畜牧业,让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还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发展教育事业,让孝悌之理深入民心,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从而推而广之。这样一个老有所养、民风淳朴、其乐融融的社会不就是一方净土、一方乐土吗?势必会“使天下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而何愁民不加多!应持的正确态度:梁惠王的愿望是“使民加多”,而国家的情况究竟如何呢?下面孟子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人的饭食,路上饿殍遍地,真可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呀!出现这种情况,可梁惠王也不打开粮仓赈民,人饿死了,却说“非我也,岁也”,这和拿着武器杀死人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自己是而兵器有什么区别!在这里,孟子又是运用比喻批评了梁惠王推卸责任。最后,语重心长地指出“使民加多”的正确态度:不要归罪年成,要有具体的措施实行仁政。这样,天下的百姓就到你这里来了。

  文章运用“引君入彀”的论辩方式。迫使梁惠王承队自己“尽心于国”之举,只是临时应付,不是真正爱民,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还运用“连锁推理”形式,强调了实行道要从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入手;还指出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接受教化,懂得“孝悌之义”,以解决精神文明问题,才能使民心归附,国家兴盛。

  文章在写作上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文又运用排比和对偶,来加强文章的气势,加强文章的节奏感,如“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一连三个“……不可……也”。“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一连二个“……者……矣”。这种排比的写法,迭用相同的句式,把文章的气势积蓄起来,加强了论辩的力量。

参考资料:

1、王笑琴.《寡人之于国也》赏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4年第11期
2、陈建国,梁兆民.《大学语文》: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68~70

写作特点

  本文写作上体现出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2. 逻辑严谨,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 词丰笔活,理足气盛。

  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猜您喜欢
赏析

林园即事寄舍弟紞

王维王维 〔唐代〕

寓目一萧散。
销忧冀俄顷。
青草肃澄陂(一作波)。
白云移翠岭。
後沔(一作浦)通河渭。
前山包鄢郢。
松含风里声。
花对池中影。
地多齐後[疒贵](一作疟)。
人带荆州瘿。
徒思赤笔书。
讵有丹砂井。
心悲常欲绝。
发乱不能整。
青簟日何长。
闲门昼方静。
颓思茅檐下。
弥伤好风景。
赏析 注释 译文

论语十二章

佚名佚名 〔先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赏析

杂剧·裴少俊墙头马上

白朴白朴 〔元代〕

第一折

(冲末扮裴尚书引老旦扮夫人上,诗云)满腹诗书七步寸,绮罗衫袖拂香埃。今生坐享荣华福,不是读书那里来。老夫工部尚书裴行俭是也。夫人柳氏,孩儿少俊。方今唐高宗即位仪凤三年。自去年驾幸西御园,见花木狼藉,不堪游赏,奉命前往洛阳,不问权豪势要之家,选拣奇花异卉,和买花栽子,趁时栽接。为老夫年高,奏过官里,教孩儿少俊承宣驰驿,代某前去。自新正为始,得了六日宣限,那的是老夫有福处。少俊三岁能言,五岁识字,七岁草字如云,十岁吟诗应口,才貌两全,京师人每呼为少俊。年当弱冠,未曾娶妻,不亲酒色;如今差他出去公干,万无一失。教张千伏侍舍人,在一路上休教他胡行,替俺买花栽子去来。(下)(外扮李总管上,云)老夫姓李,双名世杰,乃李广之后,当今皇上之族,嫡亲三口儿,夫人张氏,有女孩儿小字千金,年方一十八岁,尤善女工,深通文墨,志量过人,容颜出世。老夫前任京兆留守,因讽谏则天,谪降洛阳总管。老夫当初曾与裴尚书议结婚姻,只为宦路相左,遂将此事都不提起了。如今左司家勾唤我,今日便行;留下夫人与孩儿,紧守闺门。待我回来,另议亲事,未为迟也,(下)(正末扮裴舍人引张千上,云)小生是工部尚书舍人裴少俊。自三岁能言,五岁识字,七岁草字如云,十岁吟诗应口,才貌两全,京师人每呼为少俊。年当弱冠,未曾娶妻,惟亲诗书,不通女色。承宣驰驿,前来洛阳,不问权豪势要之家,名园佳圃,选拣奇花,和买花栽子。就用一车装送,来日起程。今日乃三月初八日,上巳节令,洛阳王孙士女,倾城玩赏。张千,咱每也同你看去来。(下)(正旦扮李千金领梅香上,云)妾身李千金是也。今日是三月上巳,良辰佳节,是好春景也呵!(梅香云)小姐,观此春天,真好景致也。(正旦云)梅香,你觑着围屏上佳人才子,士女王孙,是好华丽也。(梅香云)小姐,佳人才子为甚都上屏障,非同容易也呵!(正旦唱)

【仙吕】【点绛唇】往日夫妻,夙缘仙契。多才艺,倩丹青写入屏围,真乃是画出个蓬莱意。(梅香云)小姐看这围屏,有个主意:梅香猜着了也,少一个女婿哩!(正旦唱)

【混江龙】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工夫学画远山眉。宁可教银缸高照,锦帐低垂;菡萏花深鸳并宿,梧桐枝隐凤双栖。这千金良夜,一刻春宵,谁管我衾单枕独数更长,则这半床锦褥枉呼做鸳鸯被。(梅香云)等老相公回来呵,寻一门亲事,可不好也。(正旦唱)流落的男游别郡,耽阁的女怨深闺。(梅香云)小姐,这几日越消瘦了。(正旦唱)

【油葫芦】我为甚消瘦春风玉一围,又不曾染病疾,近新来宽褪了旧时衣。(梅香云)夫人道,小姐不快时,少做女工,胜服汤药。(正旦唱)害的来不疼不痛难医治,吃了些好茶好饭无滋味,似舟中载倩女魂,天边盼织女期。这些时困腾腾,每日家贪春睡,看时节针线强收拾。

【天下乐】我可便提起东来忘了西,(梅香云)昨日几家来问亲,小姐不语怎么?(正旦唱)咱萱堂又虚着面皮,至如个穷人家女孩儿到十六七,或是谁家来问亲,那家来做媒,你教女孩羞答答说甚的?(梅香云)今日上巳,王孙士女,宝马香车,都去郊外玩赏去了;咱两个去后花园内看一看来。(正旦云)梅香,将着纸墨笔砚,咱去来。(做行科)(正旦唱)

【那吒令】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来散心到荼蘼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莱洞里。蹙金莲红绣鞋,荡湘裙呜环珮,转过那曲槛之西。

【鹊踏枝】怎肯道负花期,惜芳菲。粉悴胭憔,他绿暗红稀。九十日春光如过隙,怕春归又早春归。

【寄生草】柳暗青烟密,花残红雨飞。这人、人和柳浑相类,花心吹得人心碎,柳眉不转蛾眉系。为甚西园陡恁景狼籍?正是东君不管人憔悴!

【幺篇】榆散青钱乱,梅攒翠豆肥。轻轻风趁蝴蝶队,霏霏雨过蜻蜓戏,融融沙暖鸳鸯睡。落红踏践马蹄尘,残花酝酿蜂儿蜜。

(裴舍骑马引张千上,云)方信道洛阳花锦之地,休道城中有多少名园。(做点花本科,云)你觑这一所花园。(做见旦惊科,云)一所花园。呀,一个好姐姐!(正旦见末科,云)呀,一个好秀才也!(唱)

【金盏儿】兀那画桥西,猛听的玉骢嘶。便好道杏花一色红千里,和花掩映美容仪。他把乌靴挑宝镫,玉带束腰围,真乃是能骑高价马,会着及时衣。(正末云)你看他雾鬓云鬟,冰肌玉骨;花开媚脸,星转双眸。只疑洞府神仙,非是人间艳冶。(梅香云)小姐,你听来。(正旦唱)

【后庭花】休道是转星眸上下窥,恨不的倚香腮左右偎。便锦被翻红浪,罗裙作地席。(梅香云)小姐休看他,倘有人看见。(正旦唱)既待要暗偷期,咱先有意,爱别人可舍了自己。

(梅香云)小姐,你却顾盼他,他可不顾盼你哩。(张千上,云)舍人,休要惹事,咱城外去看来。(做催科)(裴舍云)四目相觑,各有眷心,从今已后,这相思须害也。(张千做催打马科,云)舍人去罢。(裴舍云)如此佳丽美人,料他识字,写个简帖儿嘲拨他。张千,将纸笔来,看他理会的么。(做写料,云)张千,将这简帖儿与那小姐去。(张千云)舍人使张千去,若有人撞见,这顿打可不善也。(裴舍云)我教你,有人若问呵,则说俺买花栽子,不妨事。若见那小姐,说俺舍人教送与你。(张千云)舍人,我去。(裴舍云)那小姐喜欢,你便招手唤我,我便来;若是抢白,你便摆手,我便走。(张千云)我知道。(做见旦科,云)小姐,你这后花园里有卖花栽子么?(梅香云)这里花栽子谁要买?(张千云)俺那舍人要买。(做招手)(裴舍望科,云)谢天地,事已谐矣!(梅香做叫科,云)小姐,那两个人拿过一张儿纸来,不知写甚么,小姐看咱!(正旦做念诗科,云)只疑身在武陵游,流水桃花隔岸羞。咫尺刘郎肠已断,为谁含笑倚墙头。梅香,将纸笔来。(做写科,云)梅香,我央你咱,你勿阻我。将这一首诗送与那舍人。(梅香云)小姐,教我送这诗与谁去也?诗中意怎生?见那秀才道甚的?则怕有人撞见怎了?(正旦云)好姐姐,你与我走一遭去。(梅香云)你往常打我骂我,今日为甚的央我?着我寄与谁?(正旦唱)

【幺篇】你道是情词寄与谁,我道来新诗权做媒。我映丽日墙头望,他怎肯袖春风马上归。怕的是外人知,你便叫天叫地,哎!小梅香好不做美。(梅香云)这简帖我送与老夫人去。(正旦云)梅香,我央及你,要告老夫人呵,可怎了!(梅香云)你慌么?(正旦云)可知慌哩。(梅香云)你怕么?(正旦云)可知怕哩。(梅香云)我斗你耍哩。(正旦云)则被你唬杀我也。(梅香送裴舍科,云)俺小姐上复舍人,看这首诗咱。(裴舍看科,诗云)深闺拘束暂闲游,手拈青梅半掩羞。莫负后园今夜约,月移初上柳梢头。千金作。这小姐有倾城之态,出世之才,可为囊箧宝玩。(梅香云)俺小姐道来,今夜后园中赴期,休得失信。(裴舍云)张千,俺打那里过去?(张千云)跳墙过去。(梅香转向旦云)小姐,他待跳墙来也!(正旦唱)

【赚煞】这一堵粉墙儿低,这一带花阴儿密。与你个在客的刘郎说知:虽无那流出胡麻香饭水,比天台山到径抄直。莫疑迟,等的那斗转星移,休教这印苍苔的凌波袜儿湿。将湖山困倚,把角门儿虚闭,这后花园权做武陵溪。(下)

(裴舍云)惭愧!这一场喜事,非同小可。只等的天晚,便好赶约去也。(诗云)偶然间两相窥望,引逗的春心狂荡。今夜里早赴佳期,成就了墙头马上。(下)


第二折

(夫人同老旦嬷嬷上,云)老身是李相公夫人。相公左司家唤的去了,不见回来。今日老身东阁下探妗子回来,身子有些不快。天色晚也,梅香,绣房中道与小姐,休教他出来。嬷嬷收拾前后,我歇息去也(下)(裴舍上,云)我回到这馆驿安下,心中闷倦,那里有心去买花栽子。巴不得天晚了也,我如今与小姐赴期去来。(下)(正旦同梅香上,云)今日因去后园中看花,墙头见了那生,四目相视,各有此心,将一个简帖儿约今夜来赴期。我回到绣房中,梅香,不知夫人睡去也不曾?(梅香云)我去看来。(下)(正旦做睡,梅香推科,云)小姐,小姐!(正旦醒科,云)我正好做梦哩。(梅香云)你梦见甚么来?(正旦唱)

【南吕】【一枝花】睡魔缠缴得慌,别恨禁持得煞。离魂随梦去,几时得好事奔人来,一见了多才,口儿里念,心儿里爱,合是姻缘簿上该。则为画眉的张敞风流,掷果的潘郎稔色。

(梅香云)今夜好歹来也,则管里作念的眼前活现。(正旦唱)

【梁州第七】早是抱闲怨,时乖运蹇;又添这害相思,月值年灾。(带云)休道是我,(唱)天若知道和天也害。(云)梅香,这早晚多早晚也?(梅香云)是申牌时候了。(正旦唱)几时得月离海峤,才则是日转申牌。(梅香云)小姐,日头下去了,一天星月出来了。(正旦唱)怕露惊宿鸟,风弄庭槐。看银河斜映瑶阶,都不动纤细尘埃。月也你本细如弓,一半儿蟾蜍,却休明如镜照三千世界,冷如冰浸十二瑶台。禁垆瑞霭,把剔团圝明月深深拜,你方便,我无碍。深拜你个嫦娥不妒色,你敢且半霎儿雾锁云埋。

(梅香云)这场事也非容易哩!(正旦唱)

【牧羊关】待月帘微簌,迎风户半开;你看这场风月规划。(梅香云)怎生规划?(正旦云)你与我接去。(梅香云)怕他不来!倒教我去接他。(正旦唱)就着这风送花香,云笼月色。(梅香云)小姐,为甚么着我接他去?(正旦唱)你道为甚着你个丫鬟迎少俊,我则怕似赵杲送曾哀。(梅香云)这里线也似一条直路,怕他迷了道儿?(正旦唱)你道方径直如线,我道侯门深似海。

(梅香云)你两个头目,自说话来。(正旦唱)

【骂玉郎】相逢正是花溪侧,也须穿短巷过长街。(梅香云)到那里便唤你来。(正旦唱)又不比秦楼夜宴金钗客,这的担着利害,把你那小性格且宁奈。

【感皇恩】咱这大院深宅,幽砌闲阶,不比操琴堂,沽酒舍,看书斋。(梅香云)迟又不是,疾又不是,怎生可是?(正旦唱)教你轻分翠竹,款步苍台,休惊起庭鸦喧,邻犬吠,怕院公来。

(梅香云)小姐,这来时可着多早晚也?(正旦唱)

【采茶歌】把粉墙儿挨,角门儿开,等夫人烧罢夜香来。月色朦胧天色晚,鼓声才动角声哀。(梅香云)我说与你,夫人已睡了也,一准不来了。今夜嬷嬷又在前面守着库房门哩。天色晚了,我点上灯,就接姐夫去。(裴舍引张千上,云)张千,休大惊小怪的,你只在墙外等着。(做跳墙见科,云)梅香,我来了也。(梅香云)我说去。小姐,姐夫来了也。你两个说话,我门首看着。(裴舍云)小生是个寒儒,小姐不弃,小生杀身难报。(正旦云)舍人则休负心!(唱)

【隔尾】我推粘翠靥遮宫额,怕绰起罗裙露绣鞋。我忙忙扯的鸳鸯被儿盖,翠冠儿懒摘,画屏儿紧挨。是他撒滞殢,把香罗带儿解。

(嬷嬷上,云)这早晚小姐房里有人说话,在窗下听咱。呀,果然有人,我去觑破他。(梅香云)小姐,吹灭了灯,嬷嬷来也!(嬷嬷云)吹灭了灯?我听的多时了也?你待走那里去?(裴舍同旦做跪科,正旦云)是做下来也,怎见父母!奶奶可怜见,你放我两个私走了罢,至死也不敢忘你。(嬷嬷云)兀的是不出嫁的闺女,教人营勾了身躯,可又随着他去。这汉子是谁家的?(裴舍云)小生是客寄书生,乞容宽恕。(嬷嬷云)俺这里不是赢奸买俏去处。(正旦唱)

【红芍药】他承宣驰驿奉官差,来这里和买花栽。又不是瀛州方丈接蓬莱,远上天台。比画眉郎多气概,骤青骢踏断章台。(嬷嬷云)都是这梅香小奴才勾引来的!(正旦唱)枉骂他偷寒送暖小奴才,要这般当面抢白。

(嬷嬷云)不是这奴胎是谁?(正旦唱)

【菩萨梁州】是这墙头掷果裙钗,马上摇鞭狂客。说与你个聪明的奶奶,送春情是这眼去眉来。(嬷嬷云)好!可羞也那不羞?眼去眉来,倒与真奸真盗一般,教官司问去。(正旦唱)则这女娘家直恁性儿乖,我待舍残生还却鸳鸯债,也谋成不谋败。是今日且停嗔过后改,怎做的奸盗拿获?

(嬷嬷云)你看上这穷酸饿醋甚么好?(正旦唱)

【牧羊关】龙虎也招了儒士,神仙也聘与秀才,何况咱是浊骨凡胎。一个刘向题倒西岳灵祠,一个张生煮滚东洋大海。却待要宴瑶池七夕会,便银汉水两分开!委实这乌鹊桥边女,舍不的斗牛星畔客。(嬷嬷云)家丑事不可外扬。兀那汉子,我将你拖到宫中,不道的饶了你哩。(裴舍云)嬷嬷,你要了我买花栽子的银子,教梅香唤将我来,咱就和你见官去来。(正旦唱)

【三煞】不肯教一床锦被权遮盖,可不道九里山前大会垓,绣房里血泊浸尸骸。解下这搂带裙刀,为你逼的我紧也便自伤残害,颠倒把你娘来赖。(梅香云)你要他这秀才的银子,教我去唤将他来。便见夫人,也则实说。(嬷嬷云)夫人也不信。(正旦唱)你则是拾的孩儿落的摔,你待致命图财。

【二煞】我怎肯掩残粉泪横眉黛,倚定门儿手托腮,山长水远几时来。且休说度岁经年,只一夜冰夜消瓦,凭时节知他是和尚在钵盂在。他凭着满腹文章七步才,管情取日转千阶。

(嬷嬷云)亲的则是亲,若夫人变了心,可不枉送我这老性命。我如今和你商量,随你拣一件做:第一件,且教这秀才求官去,再来取你;不着,嫁了别人。第二件,就今夜放你两个走了,等这秀才得了官,那时依旧来认亲。(正旦云)嬷嬷,只是走的好。(唱)

【黄钟尾】他折一枝丹桂群儒骇,怎肯十谒朱门九不开。(嬷嬷云)若以后泄漏出些风声,枉坏了一世前程,拆散了一双佳配。常言道:一岁使长百岁奴。我耽着利害放您,则要一路上小心在意者。(正旦云)母亲年高,怎生割舍!(嬷嬷云)夫人处有我在此,你自放心去罢。(正旦同裴谢科,正旦唱)不是我敢为非敢作歹,他也有风情有手策;你也会圆成会分解,我也肯过从肯耽待。便锁在空房,嫁在乡外。你道父母年高老迈,那里有女孩儿共爷娘相守到头白?女孩儿是你十五岁寄居的堂上客。(同裴舍、梅香下)(嬷嬷云)他每去也。若夫人问时,说个谎道,不知怎生走了;料夫人必然不敢声扬。等待他日后再来认亲,也未迟哩。(下)


第三折

(裴尚书上,云)自从少俊去洛阳买花栽子回来,今经七年。老夫常是公差,多在外,少在里。且喜少俊颇有大志,每日在后花园中看书,直等功名成就,方才娶妻。今日是清明节令,老夫待亲自上坟去,奈畏风寒,教夫人和少俊替祭祖去咱。(下)(裴舍引院公上,云)自离洛阳,同小姐到长安七年也。得了一双儿女,小厮儿叫做端端,女儿唤做重阳。端端六岁,重阳四岁,只在后花园中隐藏,不曾参见父母,皆是院公伏侍,连宅里人也不知道。今日清明节令,父亲畏风寒,我与母亲郊外坟茔中祭奠去。院公在意照顾,怕老相公撞见。(院公去)哥哥,一岁使长百岁奴。这宅中谁敢提起个李字!若有一些差失,如同那赵盾便有灾难,老汉就是灵辄扶轮,王伯当与李密叠尸,为人须为彻。休道老相公不来,便来呵,老汉凭四方口,调三寸舌,也说将回去。我这是蒯文通、李左车。哥哥,你放心,倚着我呵,万丈水不教泄漏了一点儿。(裴舍云)若无疏失,回家多多赏你。(下)(正旦引端端、重阳上,云)自从跟了舍人来此呵,早又七年光景,得了一双儿女。过日月好疾也呵!(唱)

【双调】【新水令】数年一枕梦庄蝶,过了些不明白好天良夜。想父母关山途路远,鱼雁信音绝。为甚感叹咨嗟,甚日得离书舍?

【驻马听】凭男子豪杰,平步上万里龙庭双凤阙;妻儿真烈,合该得五花官诰七香车。也强如带满头花,向午门左右把状元接;也强如挂拖地红,两头来往交媒谢。今日个改换别,成就了一天锦绣佳风月。(云)我掩上这门,看有甚人来此。(院公持扫帚上,云)哥哥祭奠去了,嫂嫂跟前回复去咱。(见科,云)嫂嫂,舍人祭奠去了。院公特地说与嫂嫂得知。(正旦云)院公可要在意者,则怕老相公撞将来。(院公云)老汉有句话敢说么?今日清明切,有甚节令酒果,把些与老汉吃饱了,只在门首坐着,看有甚的人来。(旦与酒肉吃科)(院公云)夜来两个小使长把墙头上花都折坏了,今日休教出来,只教书房中耍,则怕老相公撞见。(正旦唱)

【乔牌儿】当拦的便去拦,我把你个院公谢。想昨日被棘针都把衣袂扯,将孩儿指尖儿都挝破也。(端端云)奶奶,我接爹爹去来。(正旦云)还未来哩!(唱)

【幺篇】便将球棒儿撇,不把胆瓶藉。你哥哥,这其间未是他来时节,怎抵死的要去接?

(院公云)我门口去吃了一瓶酒,一分节食,觉一阵昏沉。倚着湖山睡些儿咱!(端端打科)(院公云)唬杀人也。小爷爷!你耍到房里耍去。(又睡科,重阳打科)(院公云)小奶奶,女孩家这般劣!(又睡科,二人齐打科)(院公云)我告你去也,快书房里去!(裴尚书引张千上,云)夫人共少俊祭奠去了,老夫心中闷倦,后花园内走一遭去,看孩儿做下的功课咱。(见院公云)这老子睡着了。(做打科)(院公做醒、着扫帚打科,云)打你娘,那小厮!(做见慌科)(尚书云)这两个小的是谁家?(端端云)是裴家。(尚书云)是那个裴家?(重阳云)是裴尚书家。(院公云)谁道不是裴尚书家花园,小弟子还不去!(重阳云)告我爹爹、奶奶说去。(院公云)你两个采了花木,还道告你爹爹、奶奶去?跳起凭公公来也,打你娘!(两人走科)(院公云)你两个不投前面走,便往后头去?(二人见旦科,云)我两人接爹爹去,见一老爹,问是谁家的。(正旦云)孩儿也,我教你休出去,兀的怎了!(尚书做意科,云)这两个小的,不是寻常之家。这老子其中有诈,我且到堂上看来。(正旦唱)

【豆叶儿】接不着你哥哥,正撞见你爷爷。魄散魂消,肠慌腹热,手脚獐狂去不迭。相公把柱杖掂详,院公把扫帚支吾,孩儿把衣袂掀者。

(尚书云)咱房里去来。(到书房,正旦掩门科)(尚书云)更有谁家个妇人?(院公云)这妇人折了俺花,在这房内藏来。(正旦唱)

【挂玉钩】小业种把栊门掩上些,道的跳天撅地十分劣。被老相公亲向园中撞见者,唬的我死临侵地难分说。(尚书云)拿的芙蓉亭上来。(正旦唱)氲氲的脸上羞,扑扑的心头怯;喘似雷轰,烈似风车。(院公云)这妇人折了两朵儿花,怕相公见,躲在这里。合当饶过,教家去。(正旦云)相公可怜见,妾身是少俊的妻室。(尚书云)谁是媒人?下了多少钱财?谁主婚来?(旦做低头科)(沿书云)这两个小的是谁家?(院公云)相公不合烦恼合欢喜。这的是不曾使一分财礼,得这等花枝般媳妇儿,一双好儿女,合做一个大筵席。老汉买羊去,大嫂,请回书房里去者。(尚书怒科,云)这妇人决是介优酒肆之家!(正旦云)妾是官宦人家,不是下贱之人。(尚书云)噤声!妇人家共人淫奔,私情来往,这罪过逢赦不赦。送与官司问去,打下你下半截来。(正旦唱)

【沽美酒】本是好人家女艳冶,便待要兴词讼发文牒,送到官司遭痛决。人心非铁,逢赦不该赦。

【太平令】随汉走怎说三贞九烈,勘奸情八棒十挟。谁识他歌台舞榭,甚的是茶房酒舍。相公便把贱妾,拷折下截,并不是风尘烟月。

(尚书云)则打这老汉,他知情。(张千云)这个老子,从来会勾大引小。(院公云)相公,七年前舍人哥哥买花栽子时,都是这厮搬大引小,着舍人刁将来的。(张千云)老子攀下我来也。(尚书云)是了,敢这厮也知情!(正旦唱)

【川拨棹】赛灵辄,蒯文通,李左车;都不似季布喉舌,王伯当尸叠。更做道向人处无过背说,是和非须辩别。

(尚书云)唤的夫人和少俊来者。(夫人裴舍上,见科)(尚书云)你与孩儿通同作弊,乱我家法。(夫人云)老相公,我可怎生知道?(尚书云)这的是你后园中七年做下的功课!我送到官司,依律施行者。(裴舍云)少俊是卿相之子,怎好为一妇人,受官司凌辱,情愿写与休书便了。告父亲宽恕。(正旦唱)

【七弟兄】是那些劣忄敞,痛伤嗟也,时乖运蹇遭磨灭。冰清玉洁肯随邪,怎生的拆开我连理同心结!(尚书云)我便似八烈周公,俺夫人似三移孟母。都因为你个淫妇,枉坏了我少俊前程,辱没了我裴家上祖。兀那妇人,你听者:你既为官宦人家,如何与人私奔?昔日无盐采桑于村野,齐王车过见了,欲纳为后同车。而无盐曰:"不可,禀知父母,方可成婚;不见父母,即是私奔。"呸!你比无盐败坏风俗,做的个男游九郡,女嫁三夫。(正旦云)我则是裴少俊一个。(尚书怒云)可不道"女慕贞洁,男效才良;聘则为妻,奔则为妾"。你还不归家去!(正旦云)这姻缘也是天赐的。(尚书云)夫人,将你头上玉簪来。你若天赐的姻缘,问天买卦,将玉簪向上磨做了针儿一般细。不折了,便是天赐姻缘;若折了,便归家去也。(正旦唱)

【梅花酒】他毒肠狠切,丈夫又软揣些些,相公又恶噷噷乖劣,夫人又叫丫丫似蝎蜇。你不去望夫石上变化身,筑坟台上立个碑碣。待教我谩忄敞忄敞,愁万缕,闷千叠;心似醉,意如果;眼似瞎,手如瘸;轻拈掇,慢拿捻。

【收江南】呀!王吉叮珰掂做了两三截,有鸾胶难续玉簪折,则他这夫妻儿女两离别。总是我业彻,也强如参辰日月不交接。

(尚书云)可知道玉簪折了也,你还不肯归家去?再取一个银壶瓶来,将着游丝系住,到金井内汲水。不断了,便是夫妻;瓶坠簪折,便归家去。(正旦云)可怎了!(唱)

【雁儿落】似陷人坑千丈穴,胜滚浪千堆雪。恰才石头上损玉簪,又教我水底捞明月。

【得胜令】冰弦断,便情绝;银瓶坠,永离别。把几口儿分两处;(尚书云)随你再嫁别人去。(正旦唱)谁更待双轮辗四辙。恋酒色淫邪,那犯七出的应拚舍;享富贵豪奢,这守三从的谁似妾!

(尚书云)既然簪折瓶坠,是天着你夫妻分离。着这贼丑生与你一纸休书,便着你归家去。少俊,你只今日便与我收拾琴剑书箱,上朝求官应举去。将这一儿一女收留在我家。张千,便与我赶离了门者!(下)(裴舍与旦休书科)(正旦云)少俊,端端,重阳,则被你痛杀我也!(唱)

【沉醉东风】梦惊破情缘万结,路迢遥烟水千叠。常言道有亲娘有后爷,无亲娘无疼热。他要送我到官司,逞尽豪杰。多谢你把一双幼女痴儿好觑者,我待信拖拖去也。

(云)端端,重阳,儿也!你晓事些儿,我也不能够见你了也!(唱)

【甜水令】端端共重阳,他须是你裴家枝叶。孩儿也啼哭的似痴呆,这须是我子母情肠,厮牵厮惹,兀的不痛杀人也!

【折桂令】果然人生最苦是离别,方信道花发风筛,月满云遮。谁更敢倒凤颠鸾,撩蜂剔蝎,打草惊蛇?坏了咱墙头上传情简帖,拆开咱柳阴中莺燕蜂蝶。儿也咨嗟,女又拦截,既瓶坠簪折,咱义断恩绝!(张千云)娘子,你去了罢!老相公便着我回话哩。(正旦云)少俊,你也须送我归家去来。(唱)

【鸳鸯煞】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则生同衾,死则共穴。唱道题柱胸襟,当垆的志节,也是前世前缘,今生今业。少俊呵,与你干驾了会香车,把这个没气性的文君送了也!(下)

(裴舍云)父亲,你好下的也。一时间将俺夫妻子父分离,怎生是好?张千,与我收拾琴剑书箱,我就上朝取应去。一面瞒着父亲,悄悄送小姐回到家中,料也不妨。(诗云)正是:石上磨玉簪,欲成中央折。井底引银瓶,欲上丝绳绝。两者可奈何,似我今朝别。果若有天缘,终当做瓜葛。(下)


第四折

(正旦引梅香上,云)自从裴少俊将我休弃了,回到洛阳,父母双亡,遗下几个使数和那宅舍庄田,依还的享用富贵不尽。则是撇下一双儿女,又未知少俊应举去,得官也不曾,好伤感人也!(唱)

【中吕】【粉蝶儿】帘卷虾须,冷清清绿窗朱户,闷杀我独自离居。落可便想金枷,思玉锁,风流的牢狱。(内做鸟鸣科)(唱)谁叫你飞出巴蜀,叫离人"不如归去"。

【醉春风】家万里梦蝴蝶,月三更闻杜宇。则兀那墙头马上引起欢娱,怎想有这场苦、苦。都则道百媚千娇,送的人四分五落,两头三绪。

(裴舍上,诗云)亲捧丹书下九重,路人争识五花骢。想来全是文章力,未必家门积善功。小官裴少俊,自从上朝取应,一举状元及第,就除洛阳县尹之职。来到这洛阳城,我且换了衣服,跟寻我那李千金小姐去。问人来,则这里便是李总管家,府门首兀的不是梅香。小姐在家么?(梅香见科,云)我则做不知。我这里有甚么小姐!这个汉子不达时务,你这里立地,我家去见。(见旦科,云)你欢喜也!姐夫在门首。(正旦云)这妮子又胡说!果然是他,你看他穿着甚么衣服哩?(梅香云)他穿着秀才的衣服。小姐,真个我不说谎。(正旦云)可怎生穿着秀才衣服!(唱)

【满庭芳】长安应举,羞归故里,懒睹乡闾。他那里谈天口喷珠玉,一刬的者也之乎;他那三昧手能修手模,读五车书会写休书。教斋长休题柱,想他人有怨语,兀的不笑杀汉相如。

(裴舍云)梅香进去了就不出来,我自过去。(做见旦科,云)小姐,间别无恙?今日还来寻你,依旧和你相好,重做夫妻。(正旦云)裴少俊,你是说甚么话!(唱)

【普天乐】你待结绸缪,我怕遭刑狱。我人心似铁,他官法如炉。你娘并无那子母情,你爷怎肯相怜顾?问的个下惠先生无言语。他道我更不贤达,败坏风俗;怎做家无二长,男游九郡,女嫁三夫。(裴舍云)小姐,我如今得了官也,我父亲致仕闲居。我特来认你,我就在此处为县尹。(正旦唱)

【迎仙客】你封为三品官,列着八椒图,你父亲告致仕,却离了京兆府。吏部里注定迁移,户部里革罢了俸禄。枉教他遥授着尚书,则好教管着那普天下姻缘簿。

(裴舍云)我则今日就搬将行李来。(正旦云)我这里住不的!(唱)

【石榴花】常言道好客不如无,抢出去又何如。我心中意气怎消除!你是窨付、负与、何辜。既为官怎脸上无羞辱?(裴舍云)我与你是儿女夫妻,怎么不认我?(正旦唱)你道我不识亲疏。虽然是眼中没的珍珠处,也须知略辩个贤愚。

(裴舍云)这是我父亲之命,不干我事。(正旦唱)

【斗鹌鹑】一个是八烈周公,一个是三移孟母。我本是好人家孩儿,不是娼人家妇女,也是行下春风望夏雨。待要做眷属,枉坏了少俊前程,辱没了你裴家上祖!

(裴舍云)小姐,你是个读书聪明的人,岂不闻"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则行夫妇之礼焉,终身不衰。"(正旦云)裴少俊,你是不知,听我说与你咱。(唱)

【上小楼】恁母亲从来狠毒,恁父亲偏生嫉妒。治国忠直,操守廉能,可怎生做事糊突!幸得个鸾凤交,琴瑟揩,夫妻和睦,不似你裴尚书替儿嫌妇。(尚书引夫人、端端、重阳上,云)老夫裴尚书。我问人来,这便是我李总管家府里。听的少俊孩儿得了官,授本处县尹,媳妇儿不肯认他。我引着两个孩儿同老夫人,可早来到也。左右,报复去,道裴尚书在于门首。(祗候报科)(裴舍云)呀!父亲在门首,我接去。父亲,你孩儿得了官也,授本处县尹;媳妇不肯相认,道我当初休了他来。(尚书云)孩儿在那里?(见旦科,云)儿也,谁知道你是李世杰的女儿,我当初也曾议亲来,谁知道你暗合姻缘。你可怎生不说你是李世杰的女儿,我则道你是优人娼女。我如今和夫人、两个孩儿,牵羊担酒,一径的来替你陪话,可是我不是了。左右,将酒来,你满饮此一杯。(正旦唱)

【幺篇】他把酒盏儿擎,我便把"认"字儿许?(夫人云)你看我的面皮,我替你抬举的两个孩儿偌大也,你认了俺者。(端端、重阳云)奶奶,你认了俺者。(正旦唱)赤紧的陶母熬煎,曾参错见,太公跋扈。一个儿,一个女,都一时啼哭,(带云)哎!儿,则被你想杀我也!(唱)须是俺断不了子母肠肚。

(尚书云)哎!你认了我罢。(正旦云)你休了我,我断然不认!(尚书云)你既不认,引着孩儿回去。(端端、重阳悲云)奶奶,你好狠也,则被你痛杀我也!你若不认,要我两个性命怎的?我两个死了罢。(正旦云)我待不认来呵,不干你两个事,罢,罢,罢!我认了罢。公公,婆婆,你受媳妇几拜。(尚书云)既是孩儿认了,将酒来!我与你庆喜,你满饮一杯者。(正旦拜受科,唱)

【十二月】这是你自来的媳妇,今日参拜公姑。索甚擎壶执盏,又怕是定计铺谋。猛见了玉簪银瓶,不由我不想起当初。

【尧民歌】呀!只怕簪折瓶坠写休书,(尚书云)孩儿,旧话休题。(正旦唱)他那里做小伏低劝芳醑,将一杯满饮醉模糊。(裴舍云)小姐,须索欢喜咱。(正旦唱)有甚心情笑欢娱,踌也波蹰。贼儿胆底虚,又怕似赶我归家去。

(尚书云)孩儿也,您当初等我来问亲,可不好;你可瞒着我私奔来宅内,你又不说是李世杰的女儿。(正旦云)父亲,自古及今,则您孩儿私奔哩?(唱)

【耍孩儿】告爹爹奶奶听分诉,不是我家丑事,将今喻古。只一个卓王孙气量卷江湖,卓文君美貌无如。他一时窃听求凰曲,异日同乘驷马车,也是他前生福。怎将我墙头马上,偏输却沽酒当垆。

【煞尾】今日个五花诰准应言,七香车谈笑取。愿普天下姻眷皆完聚,荷着万万岁当今圣明主。(尚书云)今日夫妻团圆,杀羊造酒,做庆喜的筵席。(诗云)从来女大不中留,马上墙头亦好逑。只要姻缘天配合,何必区区结彩楼。

题目李千金月下花前

正名裴少俊墙头马上

赏析

【商调】梧叶儿_夏夜即席溯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夏夜即席

溯月兰舟便,歌云翠袖勤,湖上绝纤尘。瓜剖玻璃瓮,酒倾白玉盆,鲙切水晶鳞,醉倒羲皇上人。

春晓堤上

花垂露,柳散烟烟,苏小酒楼前。舞队飞琼珮,游人碾玉鞭,诗句缕金笺,懒上苏堤画船。

湖山夜景

猿啸黄昏后,人行画卷中,箫寺罢疏钟。湿翠横千嶂,清风响万松,寒玉奏孤桐,身在秋香月宫。

第一楼醉书

梨云褪,柳絮飞,歌敛翠峨眉。月澹冰蟾印,花浓金凤鹓,酒滟玉螺杯,醉写湖山第一。
赏析

【双调】燕引雏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张氏玉卿

莹无暇,淡妆何必御铅华,妖姿映雪强如画。素手琵琶,天仙第一家。荆山下,连城价。香欺瑶草,艳压琼花。

雪晴过扬子渡坐江风山月亭

雪晴初,金山顶上玉浮屠,题诗风月无边处。身在冰壶,天然泛剡图。西津渡,南归路。茶香陆羽,梅隐林逋。

据江即事

挂诗瓢,骑牛闲过问松梢,不知世上红尘闹。花掩云巢,乌纱纻袍。桐君药,严陵钓。山椒暖翠,沙嘴寒潮。

赏析

【双调】水仙子

张养浩张养浩 〔元代〕

六十相近老形骸,安乐窝中且避乖。高竿上伎俩休争赛,早回头家去来。对华山翠壁丹崖,将小阔阔书房盖。绿巍巍松树栽,倒大来悠哉。平生原自喜山林,一自归来直到今。向红尘奔走白图甚?怎如俺醉时歌醒后吟!出门来猿鹤相寻。山隐隐烟霞润,水潺潺金玉音,因此上留住身心。中年才过便休官,合共神仙一样看。出门来山水相留恋,倒大来耳根清眼界宽,细寻思这的是真欢。黄金带缠着忧患,紫罗襕裹着祸端,怎如俺藜杖藤冠?

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咏遂闲堂

绰然亭后遂闲堂,更比仙家日月长。高情千古羲皇上,北窗风特地凉,客来时樽酒淋浪。花与竹无俗气,水和山有异香,委实会受用也云庄!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浦·春水

王沂孙王沂孙 〔宋代〕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赏析 注释 译文

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

毛文锡毛文锡 〔五代〕

雨霁巫山上,云轻映碧天。远风吹散又相连,十二晚峰前。
暗湿啼猿树,高笼过客船。朝朝暮暮楚江边,几度降神仙。
赏析 注释 译文

浪淘沙·好恨这风儿

石孝友石孝友 〔宋代〕

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
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恓?载取人人篷底睡,感谢风儿!
赏析 注释 译文

瑞鹧鸪·榴花五月眼边明

赵彦端赵彦端 〔宋代〕

榴花五月眼边明。角簟流冰午梦清。江上扁舟停画桨,云间一笑濯尘缨。
主人杯酒留连意,倦客关河去住情。都付驿亭今日水,伴人东去到江城。
作者的其它诗文
© 2023 古诗词大全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