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相送空林下,千峰鸟外微。寒风飞去旆,野烧带行衣。
谷口遥钟度,天涯远骑归。知君愁此别,应念故人稀。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玉真书院经德堂
辛弃疾 〔宋代〕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唐代〕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 通: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杂剧·董秀英花月东墙记
白朴 〔元代〕
金字经·胡琴
张可久 〔元代〕
【越调】天净沙 探梅
徐再思 〔元代〕
忆少年·飞花时节
朱彝尊 〔清代〕
满庭芳·促织儿
张鎡 〔宋代〕
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
范成大 〔宋代〕
卜算子·风露湿行云
张元干 〔宋代〕
卜算子·天生百种愁
徐俯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