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远树绿依依,澄江去棹微。人烟连极浦,僧舍对残晖。
山迥云来白,林深客到稀。红尘多少事,即此可忘机。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无题二首 其二
李商隐 〔唐代〕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春王正月
公羊高 〔先秦〕
菩萨蛮·回塘风起波文细
李珣 〔五代〕
鹊桥仙·月胧星淡
谢薖 〔宋代〕
南乡子·四川道中作
曹伯启 〔元代〕
永遇乐·舟中感旧
徐灿 〔清代〕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纳兰性德 〔清代〕
水调歌头(中秋和施司谏)
罗愿 〔宋代〕
水调歌头(登衢州双石堂呈孙八太守公素)
毛滂 〔宋代〕
于飞乐(别筵赠歌妓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