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朝望清波道,夜上白登台。月中含桂树,流影自徘徊。
寒沙逐风起,春花犯雪开。夜长无与晤,衣单谁为裁。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浣溪沙·霜落千林木叶丹
王国维 〔近现代〕
忆秦娥·梅谢了
刘克庄 〔宋代〕
鹊桥仙·送粉卿行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九日游云洞和韩南涧尚书韵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击梧桐(别西湖社友)
李珏 〔宋代〕
烛影摇红(归去曲)
毛滂 〔宋代〕
醉思仙(寓居妙湛悼亡作此)
孙道绚 〔宋代〕
瑞鹧鸪(春日南园)
程垓 〔宋代〕
采桑子(岩桂)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