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明代〕
亦抱杞人念,其如苕水幽。手携青玉杖,坐老白蘋洲。
万象秋如滴,群峰日乱流。太湖三百顷,处处不惊鸥。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醉太平·寒食
王元鼎 〔元代〕
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
李珣 〔五代〕
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张元干 〔宋代〕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
辛弃疾 〔宋代〕
满江红(幕府诸公郊外同集以病不去)
王质 〔唐代〕
减字木兰花(县斋见梅)
姚述尧 〔宋代〕
壶中天慢
张抡 〔宋代〕
点绛唇(惠山夜月赠鼓琴者,时作流水弄。)
毛滂 〔宋代〕
江神子(述情)
赵长卿 〔宋代〕
青玉案(德远归越因作此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