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门外绿杨堤,门里红妆女。何处金羁美少年,故绾垂杨缕。
风起搅杨花,飞作廉纤雨。眼底迷迷不见人,且听黄鹂语。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中吕】迎仙客
曾瑞 〔元代〕
【南吕】四块玉_恬退绿鬓衰
马致远 〔元代〕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 〔近现代〕
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 〔宋代〕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
辛弃疾 〔宋代〕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南歌子(茉莉)
陈允平 〔宋代〕
玲珑四犯
点绛唇(兰花)
姚述尧 〔宋代〕
踏莎行(中秋玩月)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