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时世重因循,师何独苦辛。洁斋徒众散,刚直里闾嗔。
游艺能济物,旧交多雅人。云山虽好住,住久转劳神。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商调】知秋令 秋夜
汤舜民 〔元代〕
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
李珣 〔五代〕
鹊桥仙·沉沉戍鼓
王国维 〔近现代〕
蝶恋花·急景流年真一箭
浣溪沙·寄严荪友
纳兰性德 〔清代〕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
更漏子·柳丝长
温庭筠 〔唐代〕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宋代〕
忆江南·江南好
白居易 〔唐代〕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