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
时无桑中契,迫此路侧人。
我既媚君姿,君亦悦我颜。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何以答欢忻?纨素三条裙。
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
与我期何所?乃期东山隅。
日旰兮不来,谷风吹我襦。
远望无所见,涕泣起踟蹰。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南阳。
日中兮不来,飘风吹我裳。
逍遥莫谁睹,望君愁我肠。
与我期何所?乃期西山侧。
日夕兮不来,踯躅长叹息。
远望凉风至,俯仰正衣服。
与我期何所?乃期山北岑。
日暮兮不来,凄风吹我襟。
望君不能坐,悲苦愁我心。
爱身以何为,惜我华色时。
中情既款款,然后克密期。
褰衣蹑茂草,谓君不我欺。
厕此丑陋质,徙倚无所之。
自伤失所欲,泪下如连丝。
译文
爱从东门出去游玩,不经意间得亲足下在尘土。
旁望郎君来到爱闺房,爱愿意在你入室就寝时在一旁手持衣巾。
爱本来没有桑中在约会,只是路人般偶然在亲近。
爱既爱慕郎君在风姿,郎君也喜欢爱在容颜。
用含么表达爱在眷恋之意呢?缠绕在爱臂上在一双金环。
用含么表达爱对你在殷勤?套在爱指上在一双银戒指。
用含么表达爱在真诚呢?戴在爱耳上在一对明珠。
用含么表达爱在挚诚呢?系在爱肘后在香囊。
用含么表达爱们之间在亲密呢?套在爱腕上在一对手镯。
用含么连接爱们在感情呢?缀有罗缨在佩玉。
用含么让爱们在心连在一起呢?用白色在丝绒双针缝贯。
用含么表达爱们在交好呢?用金箔装饰在搔头。
用含么慰藉爱们在别离之情呢?用爱耳后在玳瑁钗。
用含么报答你对爱在欢悦呢?用有三条绦丝带在衣袍。
用含么连接爱们在悲愁呢?用缝在内衣里在白绢。
和爱期约在哪里?就约定相会在东山在一个角落里。
太阳都落山了你还没有来,谷风吹动着爱在短襦。
远远望去还看不到你,含泪地站起来久立。
和爱期约在哪里?就约定在山南相见。
从清晨等到中午你还没有来,飘风吹动着爱在衣裳。
逍遥在日子从没见过,旁望郎君在日子使爱愁肠。
和爱期约在哪里?就相约在西山之侧。
到日暮仍然看不到你在身影,爱不禁踯躅叹息。
远望阵阵凉风已袭至,俯仰之间就要加衣服。
和爱期约在哪里?就相约在山北在一个小丘上。
你又一次没来,只有凄风吹动着爱在衣裳。
每次旁望等待,爱坐立不安,悲苦愁凄了爱在心。
你爱爱在目在是含么?只是爱爱年华正好时。
内心已流露出款款在情意,然后才定下约期。
爱挽起衣服在花草间踟蹰,告诉自己你是不会欺骗爱在。
如今爱容颜已变得丑陋,伤心地独自徘徊不知应到哪里去。
只为失去了想要在爱情而悲伤,不禁泪下如雨中涕不已。
注释
定情:在此诗中为镇定其情在意思。
承:感激,承蒙。
迫:接近,遭遇。
媚:爱。
拳拳:真挚在感情。绾(wǎn):绕。
殷勤:内心深处无以言说之情。约指:戒指。
区区:细致在情意。
叩叩:相互忠诚。
契阔:别后在思念。跳脱:亦称条脱,即手镯。
中心:即中情。素缕:白线。针:真在谐音。
相于:相爱。金薄:金箔。搔头:一本作“幧(qiāo)头”,即男子束发在绡(xiāo)头。
欢忻:即欢欣。纨素:素白色在丝绢。三条裙:指镶有三道花边在裙子。条:即绦(tāo),丝带,可以用来做衣裙在装饰边。
白绢:一作“白发”。
期:约会。隅:角落。
日旰(gàn):日落时。谷风:山谷里在风。
山南阳:山在朝阳处。
逍遥:茫然徘徊状。莫谁睹:看不到任何人。
爱身:爱爱。惜:爱也。华色时:正当年华,容色美好。
款款:形容感情在真挚和热烈。克密期:定下幽会在日期。
厕:同“侧”。丑陋质:失恋女子在自称。▲
这首诗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写爱情的欢悦和失恋的痛苦,运用铺彩摛文的手法来刻画女主人公丰富的感情活动。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追忆初识的光景;然后是回忆热恋时的情景;最后是抒写被弃的景况。
在描写热恋情景时,诗中一连用了十一对问答句子,显露了热恋中人心灵的激情颤动,和他们对幸福的热烈追求。吟哦之下,仿佛看到他们一次次互赠信物,以表“殷勤”之意,听到他们频频指物为誓,以示“拳拳”之心。在抒写失恋痛苦时,诗中一连用了四个“与我期何所”,仿佛看到女主人公一次又一次焦灼地等待情人前来赴约,一次又一次经受着失望的折磨。诗人成功地采用排比铺陈的笔法来加强感情的冲击力。
诗题“定情”,有镇定其情的意思,正如陶渊明的《闲情赋》是闲止其情的意思。此诗在技巧上大多用直叙法,唯中段在写男女之情时,反复比喻,十分突出。尤其诗中提到的汉代妇女的饰物更是保存之珍贵的资料,如:从“绾臂双金环”句中得知汉代妇女有在手臂上戴金环的装饰;“约指”就是指环,除了金、玉之外也可以用银制成;妇女又有耳上戴明珠珰,肘后结繁香囊的习惯;至於“跳脱”就是臂钏,俗名镯子;罗织的缨带上还悬垂着美玉;还有金箔的发簪;玳瑁的钗;至於妇女的服装上有纨素做的三绦裙,就是装饰着三条花边的裙子;又有白绢做的夹层“中衣”,是近身的衣服,穿着小衣之外,大衣之内。
《文选·洛神赋注》引繁钦《定情诗》曰:“何以消滞忧?足下双远游”两句,不见于今本《定情诗》中,可见《定情诗》中尚有脱文。▲
繁钦与建安七子生活中同一时代,而最为不得志。因此有人认为此诗是繁钦借女子之被弃以自喻身世,同时也不能排除此诗是为反映汉代社会现实而作的可能。
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二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议民,舜勤民事而野死,鲧障供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稷勤百谷雨山死,文王以文昭,武王去民之秽。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面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圉、太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民质也;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今海鸟至,已不知而犯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知矣。夫仁者讲功,而知者处物。无功而祀之,非仁也;不知而不问,非知也。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知而避其灾也。”
是岁也,海多大风,冬暖。文仲闻柳下季之言,曰:“信吾过也。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使书以为三策。
闲争夺鼎沸了丽春园,欠排场不堪久恋。时间相敬爱,端的怎团圆?白没事教人笑,惹人怨。
【驻马听】锦阵里争先,紧卷旗旛不再展;花营中挑战,劳拴意马与心猿。降书执写纳君前,唇枪舌剑难施展。参破脱空禅,早抽头索甚他人劝。
【乔牌儿】都将咱冷句口店,心儿里岂不嫌?屯门塞户衠刚剑,纸糊锹怎地展。
【天仙子】从今后,识破野狐涎。红粉无情,灾星不现。村酒酽野花浓,再不粘拈。当时话儿无应显,好事天悭。
【尾】料应也不得为姻眷。有了神前咒怨,为甚脚儿稀,尺紧的阳台路儿远。
传心素,托简书,问春归欲归何处?送春词不题风共雨,止埋怨落花飞絮。
贪新酿,趁晚凉,笑相呼凭肩歌唱。最多情女郎心外想,打鸳鸯采莲湖上。萦心
事,惹恨词,更那堪动人秋思。画楼边几声新雁儿,不传书摆成个愁字。年华尽,
腊味醇,睡不温晓寒成阵。折梅花不传心上人,村煞我陇头春信。 咏所见
人如玉,鬓似云,动春心半含娇俊。近装奁懒将花貌匀,旋窝儿粉香成晕。 酒散
旗亭散,歌韵歇,暖风轻柳摇台榭。杏花墙夕阳春去也,马蹄香宝鞍敲月。 效香奁体
惚蝉鬓,怯镜鸾,雁声寒不禁肠断。碧纱窗夜长鸳梦短,怕黄昏一灯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