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夜长无岁月,安知秋与春。原陵五树杏,空得动耕人。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
白居易 〔唐代〕
十年常苦学,一上谬成名。擢第未为贵,贺亲方始荣。
时辈六七人,送我出帝城。轩车动行色,丝管举离声。
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
清江引·秋居
吴西逸 〔元代〕
【双调】落梅风_月明归兴松
张可久 〔元代〕
点绛唇·细草空林
黄仲则 〔清代〕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张元干 〔宋代〕
点绛唇·新月娟娟
汪藻 〔宋代〕
风入松·寄柯敬仲
虞集 〔元代〕
谒金门·双喜鹊
王庭筠 〔元代〕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李清照 〔宋代〕
渔父词(其二)
王谌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