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增祥〔清代〕
蜡面深钤印,香心半作灰。刺桐花下绣帘垂。总把闲愁付我,欢喜恰归谁。
日晏才梳髻,春深懒画眉。从花开日到花飞。道是无情,不合寄当归。
道是仲春归也,因甚负蔷薇。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最高楼·花好处
辛弃疾 〔宋代〕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唐代〕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 通: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猪肉颂
苏轼 〔宋代〕
【中吕】上小楼
张可久 〔元代〕
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
陈与义 〔宋代〕
摸鱼儿·送春
张翥 〔元代〕
春光好·迎春
吴绮 〔清代〕
南歌子·万万千千恨
尉迟杯
陈允平 〔宋代〕
永遇乐(旧上声韵,今移入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