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寒集疏霰,岁暮呈嘉祥。天心重昭格,民事期丰穰。
斋诚达宵旰,祀出排缁黄。同袍此共宿,旅夕能相忘。
凭檐俯轻飏,引烛惊微光。严城漏声寂,小阁炉烟翔。
簌簌堕庭戺,霏霏闯堂皇。萦空转飘撇,亚风随低昂。
乍翻燕山席,陡溢韩军囊。剪裁谢新巧,涂抹羞妍妆。
同出联祖祢,分飞忽参商。蚕缫散绩室,舞袂投东房。
辉增𣰉衣净,爽激銮铃锵。长河饫坚腹,断岭横截肪。
隉阱夷险一,羃野东西相。雅栖惊欹仄,鸟篆馀偏傍。
疏影落高树,清威折幽篁。雀困馀粒绝,兔穷数罝张。
委径没樵屐,回洲胶渔航。望失远山色,坐想千林芳。
先春夺造化,异境开鸿荒。潜阳地中复,宿沴物外藏。
馀孽息蝥螣,庶徵宜粢粱。楼居足酣眺,市卧怜饥僵。
窗虚气逾肃,景绝诗能当。云英幻无蒂,水种空传香。
槎通汉渚近,赋擅梁园长。关戍肌欲皴,田畯乐未央。
沛泽浃穹壤,至治归明良。竹宫怡圣情,词垣纪篇章。
邈哉继云汉,大庆垂无疆。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范雎至秦,王庭迎,谓范雎曰:“寡人宜以身受令久矣。今者义渠之事急,寡人日自请太后。今义渠之事已,寡人乃得以身受命。躬窃闵然不敏。”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
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
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今臣,羇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对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贤而死,乌获之力而死,奔、育之勇焉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蔆水,无以饵其口,坐行蒲伏,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庐为霸。使臣得进谋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终身不复见,是臣说之行也,臣何忧乎?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无益于殷、楚。使臣得同行于箕子、接舆,漆身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闇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