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桷〔元代〕
群山朝宸居,层台纳灵秀。百泉暗东西,千嶂明左右。
先皇雄略深,省方岁巡狩。翠华悬中天,问俗首耕耨。
沈沈貔貅垒,濯濯鹰犬薮。前行节驼鼓,执御各在手。
侍臣仰天威,长跪四方奏。往闻父老言,罗拜上万寿。
山桃与黍酒,启齿时一嗅。乘云去无踪,过者必稽首。
登坡望储胥,紫气彻牛斗。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获麟解
韩愈 〔唐代〕
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春光好·花滴露
欧阳炯 〔五代〕
浣溪沙·舟逐清溪弯复弯
王国维 〔近现代〕
满江红·为问封姨
纳兰性德 〔清代〕
点绛唇·小院新凉
蕃女怨·万枝香雪开已遍
温庭筠 〔唐代〕
沁园春·和吴尉子似
辛弃疾 〔宋代〕
水龙吟(庚寅寄远)
刘镇 〔宋代〕
望仙门
张抡 〔宋代〕
柳梢青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