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先秦〕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 或陈国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劝酒十四首 其三
白居易 〔唐代〕
何处难忘酒,朱门羡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
小院回罗绮,深房理管弦。此时无一盏,争过艳阳天。
桂殿秋·思往事
朱彝尊 〔清代〕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厉鹗 〔清代〕
浣溪沙·红桥
王士祯 〔清代〕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辛弃疾 〔宋代〕
减字木兰花
苏小小 〔南北朝〕
西江月
王质 〔唐代〕
丁香结
陈允平 〔宋代〕
阮郎归(咏夏十首)
张抡 〔宋代〕
望江南二首(贺毛检讨生辰)
廖刚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