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顺之〔明代〕
谁言龙藏远,亦在凤城旁。塔涌金银界,筵开功德场。
常明瞻慧月,利涉藉慈航。沉痼还能遣,斋心奉药王。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见元九悼亡诗因以此寄
白居易 〔唐代〕
夜泪闇销明月幌,春肠遥断牡丹庭。人间此病治无药,唯有楞伽四卷经。
铁杵磨针
郑之珍 〔明代〕
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张君瑞庆团园(第五本)
王实甫 〔元代〕
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
温庭筠 〔唐代〕
西江月·添线绣床人倦
吴文英 〔宋代〕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补之 〔宋代〕
好事近·愁展翠罗衾
王国维 〔近现代〕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韦庄 〔唐代〕
临江仙·夜泊瓜洲
吴锡麒 〔清代〕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纳兰性德 〔清代〕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硬咽。语多不复能。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长调: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