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骈〔唐代〕
高骈
高骈(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唐朝后期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高骈能诗,计有功称“雅有奇藻”。他身为武臣,而好文学,被称为“落雕侍御”。《全唐诗》编诗一卷。
曲江感秋二首 其一
白居易 〔唐代〕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穷通与荣悴,委运随外物。
遂师庐山远,重吊湘江屈。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
近辞巴郡印,又秉纶闱笔。晚遇何足言,白发映朱绂。
销沈昔意气,改换旧容质。独有曲江秋,风烟如往日。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宋代〕
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张曙 〔唐代〕
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张惠言 〔清代〕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谒金门·春漏促
韦庄 〔唐代〕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宋代〕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苏轼 〔宋代〕
浣溪沙·春情
红窗怨(即事)
王质 〔唐代〕
水调歌头(夜泛湘江)
王炎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