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燕山亭·幽梦初回
张鎡 〔宋代〕
虞美人·楚腰蛴领团香玉
阎选 〔五代〕
渔歌子·晓风清
顾夐 〔五代〕
南乡子·新月上
李珣 〔五代〕
蝶恋花·几股湘江龙骨瘦
金章宗 〔宋代〕
浪淘沙·灯火雨中船
吴文英 〔宋代〕
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
王国维 〔近现代〕
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满路花·冬
张淑芳 〔宋代〕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