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蒲池村里悤悤别,沣水桥边兀兀回。行到城门残酒醒,万重离恨一时来。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独行
白居易 〔唐代〕
闇诵黄庭经在口,闲携青竹杖随身。晚花新笋堪为伴,独入林行不要人。
天净沙·冬
白朴 〔元代〕
【双调】清江引 苕溪
徐再思 〔元代〕
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王雱 〔宋代〕
虞美人·宝檀金缕鸳鸯枕
毛文锡 〔五代〕
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
佚名 〔五代〕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牛希济 〔五代〕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补之 〔宋代〕
画堂春·雨中杏花
陈子龙 〔明代〕
浣溪沙·十里湖光载酒游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