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
刘鹗 〔清代〕
舞雩咏春风,步履傍花柳。此景信可乐,胡为疾其首?
陶然天壤间,万事皆我友。惟应瓮头春,不知今熟否?
寄弟肖庭二首 其一
亲丧尚土浅,游子怀帝乡。每逢时节临,重我涕泗滂。
有弟幸可托,惟兄实无良。中谋卜葬地,未审君否臧?
我言兹山佳,气聚风斯藏。山川重盘礴,形势森开张。
翻翻龙蛇集,蔚蔚鸾凤翔。东西极完密,前后分低昂。
明堂可万马,怀抱包洪荒。纵未增福庆,亦可免祸殃。
似堪妥亲灵,此外俱荒唐。进取贵果决,筑舍讥道傍。
尧时只一夔,竟克成大章。缅怀父母恩,罔极齐圆方。
愿言罄所积,早得归山冈。惟君当送终,而我遂显扬。
出处各尽道,庶可纾恐惶。两年几寄书,报章杳茫茫。
北风重寄此,握笔情感伤。
暇日有怀士彦四首 其三
沟壑崎岖徒自苦,每寻正学究天人。狼贪虎暴从渠斗,月窟天根自有春。
平昔操修惟至善,此来受用是清贫。是非黑白吾宁辨?愿振台纲洗瘴尘。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五
生人以御物,何事随物化?五色双目盲,昏昏旦为夜。
高处忽眼新,令我重悲诧。为塞陷天流,云开见嵩华。
次舍侄尊谦韵三首 其三
离别经年岂不思,山林钟鼎苦何宜?喜闻门户能如昔,敢意田园近稍滋。
浮世于人多薄恶,同心为汝好扶持。蕃生书子犹烦教,他日成家未可知。
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二
巨镇名藩压海滨,岂期四海涨烟尘?丹心激烈宁辞老?玉斧驱驰不为贫。
此际出师宜有表,向来馈饷岂无人?勿容耿邓专前美,好遣皇家识汉臣。
题栗侯所藏牡丹菊图二首 其一
洗尽繁华赋楚骚,秋风澹泊苦相遭。沈香亭北多佳趣,争似柴桑栗里高?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六
贼兵欲向翁源洞,纠合官陂来打韶。此策若行诚可虑,南雄唾手可能招。
寄黄州旧友四首 其四
雪霰日已集,感此寒夜长。浮云翳白日,杀气时飞扬。
落叶鸣声悲,游子思故乡。去住不自料,白云杳茫茫。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六
留心强为善,万事当听天。天定还胜人,何须苦烦煎?
原宪竟得贫,颜子不假年。在彼不我知,在我当勉旃。
元日,宴集中庆堂。客散后,留鹏飞再酌,用前韵
宴罢惊看晓日晴,共传街市有欢声。故乡休问今奚似?薄酒何妨更尽情。
遣兴赋诗那用好?感时抚事苦难平。尘清共作江南计,旋买荒田趁早耕。
香山永安寺二首 其一
幽岩绝壑倚云齐,杰阁危楼望眼迷。山势浑雄龙虎踞,树阴深蔚鸟乌啼。
碑存金志犹堪读,寺始唐家竟莫稽。此日清游天所借,明朝驴背听晨鸡。
题南雄府壁二律 其二
少年馆阁恣游嬉,老去何期堕有司?酬应敢云千虑失,奔驰知忍几回饥?
据鞍尚觉精神壮,度岭方怜气力衰。何日归来茅屋里?夜凉閒听玉参差。
闻瑞州太守、东广宪副宣命俱至,喜而赋之
筠台玺檄珠犹湿,东广除书墨又新。草莽何堪蒙圣眷?菲葑犹下念孤臣。
茫茫关塞连烽火,莽莽乾坤溷劫尘。岭海微臣无补报,提携风纪保斯民。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六
西江涸辙望君久,朝廷倚君真如山。北来军马已云会,好调元戎早出关。
题胡彬所藏乃祖澹庵书藁后二首 其一
上书乞斩秦丞相,海岛生还已白颠。尚幸老臣心似铁,平生风节愈苍然。
挽刘原耕并刘母黄氏宜人
令子携书赋宦游,胸中初不著离忧。懒看綵服争春色,喜见梅花寄陇头。
高冢松楸残照雨,平原禾黍旧时秋。贮书淑子无遗憾,细读丰碑识故侯。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八
何以齐桓成伯业,为能专任管夷吾。毁誉黑白今无辨,后世谁烹阿大夫?
铁马
伊谁巧铸渥洼姿,檐外鏦铮一线羁。带甲有声如击刺,凭鞍无力任驱驰。
湘妃环佩天风急,蜀道霖铃夜雨悲。漫尔哀鸣求一顾,奈何钝质本无奇。
来诗
暖云扶绿上林柯,春去春来可奈何!远道尘泥行客少,故园风雨落花多。
撷兰溪上心非隐,种柳庄前足怕过。尚意玉堂青眼旧,肯嫌俗驾忤烟萝?